非現金支付在疫情期間變熱,許多人申辦信用卡防疫「零接觸」,但卻意外遭「拒絕核卡」。被銀行打槍主要有聯徵報告、債務及償債力等3大原因,其實可申請補件或翻案再審,還是有機會闖關成功。
被拒3大原因:聯徵分數太低、債務過高、償債力不足
核卡被拒最常見是「聯徵分數不足」,若持卡人曾有過遲繳或拒繳卡費紀錄,或曾預借現金、信用貸款、債務協商,都會顯示在聯合徵信中心報告中。當聯徵分數不足就會被銀行認為「信用」有疑慮而拒絕核卡。必須持續按時繳費或等待3~5年揭露期限結束才能逐漸提高分數。
其次是無擔保債務金額超過金管會規定的月收入22倍,像是卡費、信貸等都屬於「無擔保債務」。申請人可先償還一部分債務,下降至22倍以下,或是提供財富管理或定存證明,將利息收入算入月收入中,以提供通過的機率。
第三種是遭銀行認定「償債能力不足」或有「急用現金」的可能,像是年收入未達門檻或工作年資過低,會被認為可能沒有能力償還卡債,此時可提供納稅資料或存款證明,以實際財力說服銀行;短期內申辦過多信用卡,則有缺錢急用、刷卡套現的風險,銀行業者建議維持1個月最多申辦1張卡的頻率,免除銀行疑慮。
走翻案流程敗部復活 開戶存款降核卡門檻
若不幸被通知拒絕核卡,可等待3個月後再「闖關」,或者要求「翻案」也有機會敗部復活。銀行業者指出,申請人可聯絡銀行詢問核卡遭拒原因,只要不是「聯徵分數過低」都能透過補件申請再審,例如增提財力證明、百大企業或公務機關就職證明、稅務資料…等,也能改申請卡等較低的卡片,以增加核卡機率。也有銀行設有「翻案」流程機制,可要求重新審查資格,獲得核卡機會。
業者強調,增加與銀行業務的接觸層面,像是開戶存款、財富管理或申辦房貸等,銀行通常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可能會主動調降門檻而辦卡成功;至於沒有信用評分的社會新鮮人建議先申辦薪轉銀行的信用卡,不僅核卡機率高,也能作為未來申辦其他銀行信用卡的基礎。
剪卡調額不影響核卡 紓困貸款不列考量
各家銀行審核申辦條件不盡相同,但一般來說,「剪卡」或「主動調降額度」的紀錄,都不會影響發卡評核。銀行解釋,持卡人在不同階段或環境下,會有不同的消費選擇,因此不會因此而刻意拒絕核卡。
「貸款」若為「有擔保債務」,像是房貸、車貸等都不影響信用分數。至於,近期因疫情而申請「紓困貸款」,由於屬於專案辦理,除非出現還款遲滯的問題,否則也不會影響核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