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家人找機構,就像媒人幫忙「配對」一樣,無論是對方,還是自己的狀況與需求,都得要仔細觀察與評估。若能清楚掌握兩邊的資訊,配對成功機率與幸福指數也就越高。
我們自己都不願住進,或是將家中長輩送進一個不見天日的老人院,而是希望長輩住進去之後,能獲得妥善的照料與溫暖的陪伴。看完了以上幾種長照機構的異同之處,或許你心中仍存有疑惑,家中的長輩到底適合哪一種類型的長照機構?該如何挑選機構?長輩入住後,又該如何進行後續監督呢?
第一步:清楚蒐集資訊
幫家人找機構,就像媒人幫忙「配對」一樣,無論是對方,還是自己的狀況與需求,都得仔細觀察與評估。若能清楚掌握兩邊的資訊,配對成功機率與幸福指數也就越高。
首先,確認長輩狀況時,可以參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所分類的需求等級:
「A級:包含臥床、重癱、需要鼻胃管餵食等特殊照顧、重度失智、嚴重行為問題者」。
「B+級:居家行走時可攙扶或推輪椅,需要步行復健、穿脫衣物、如廁等服務」
「B級:生活可自理、可自行在家的對象。
只要從「長輩有什麼疾病?」、「能否自己打理生活起居?」、「是否需要特殊醫療設備?」、「是否需要全天的照護」等需求來評估,就能初步篩選出最適合長輩的機構。
除了長輩的狀況以外,預算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長照機構所需費用根據地區有所不同,且入住機構通常需準備1~2個月不等的保證金,除了自備款項以外,也可以參考政府補助項目來綜合評估所需花費。
部分機構設有優惠對象如軍人、軍眷等;若為醫院附設的護理之家,則針對眷屬有另行優惠,若有相關身份,可以進一步詢問相關資訊。
另一方面,在找尋機構上,可以請教有類似經驗的親友,推薦適合的機構相關資訊;或是專業的醫護人員、社工、團體協會(社福團體、長照專業協會),或地方政府單位(衛福部、各地衛生局、社會局、長期照護管理中心)等,再配合搜尋相關資訊,來鎖定幾間適合的機構。
「護理之家不一定比長照中心貴!」王詩婷補充,服務與環境良好與否,不一定和費用完全相關,還是需要深入了解並綜合評比後,再做決定。
第二步:親自到現場看看
由於入住前還須進行完整評估與體檢,從開始尋找適合的機構到實際入住,通常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建議選擇機構之前,一定要親赴不同的機構看看環境,提早了解。
「會將長輩送去機構時常是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多數人都會希望環境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像醫院?」王詩婷提到,「空間大小,例如床數與坪數是否能讓長輩覺得舒適?」、「長輩有沒有被理解?例如被照顧的方式、設計的活動內容,真的是長輩想要的嗎?」以及「探望長輩的距離、就醫的距離」等等都是可以觀察、詢問,並納入考量的範圍,除了盡可能維持與長輩的交流與關懷,還需能確保有突發狀況時,醫療資源能夠及時導入。
總是思考著「翻轉」長照的王詩婷也提到,長照議題還有更多值得進一步思考與突破的框架。例如「機構是否能提供給員工受尊重、持續成長的工作環境?」,因為「團隊都是照顧的第一線」;在科技時代,長照也可以很數位化,例如導入App和線上社群功能,再串連其他的社區據點,創造更多社會連結;甚至是「長輩與家屬之間的關係」,像是「能不能減少家屬的罪惡感和長輩的不安?」,都是她致力翻轉的長照刻板印象,也是家屬在挑選時,可以進一步考慮的因素」。
第三步:後續監督與探望
「送到機構之後,有完全消失不見的家屬,也有每天持續來探望的家屬。」王弈升說,心的距離才是真正的距離。王詩婷則表示,「如果自己都不願意來,長輩又怎麼會願意住在這個地方呢?」
家屬都希望長輩可以把機構當成「第二個家」,可是,家的溫暖、信任與關懷,卻非任何人都可以取而代之的。因此,機構也會希望家中成員有空可以多來走走,除了社工會打電話提醒以外,部分機構也會提供家屬互動與心理支持等諮商協助,不僅能協助長輩順利適應環境,也能讓家屬感受到機構的真誠。
長照大挑戰,現在開始準備
「照顧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遇到的必修課,畢竟依靠各種外界協助資源,能發揮的功能終有其極限。」王弈升提醒,作為家屬的角色,越來越不能夠只是單純「出錢」的家屬,而是更需要人人都有基本照顧知能,「同時,面對漸趨複雜『老病死』等考驗,也會需要更多的學習與智慧。」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0期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