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吰誌 劉宜頻 范修語 台北】
回顧20年前,2001年6月14日,全球第1個客家政策中央機關,客委會正式成立,今年客委會特別出版「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書中記錄了客家文化,在政策上的推動,從零到有的進程,也透過訪談客家耆老及學者,談這20年中,政策尚不足的地方,主委楊長鎮表示,將繼續打造客語環境,期許客家文化躍上主流。
翻開「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一覽台灣這些年來的客家歷程,時光回溯到戒嚴時期,當時因社會環境中禁說本土語言,眾多客家人士發起「還我母語運動」,持續為客家發聲,行政院在2001年6月14日,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2年1月1日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改制為客家委員會。
律師 陳石山:「客語一直在流失,非常危險,所以要成立客家委員會,主要的目的以及任務,是要搶救、傳承、發揚客家話,(聽到)要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大家很感動。」
「客家電視,開台成功。」
客委會統籌客家政策,2003年7月1日客家電視台開播,2005年起開辦客語認證,加深普及各年齡層的客語教育,2010年公布施行《客家基本法》,是保障客家族群權益的國家法典,2017年12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客家基本法修正案》,正式將客語列為國家語言,隨後2020年起,推動《客家語言發展法》立法,避免客語在世代交替中迅速流失。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系教授 施正鋒:「但是基本上我還是認為說,那個大環境是不夠的啦,尤其是就中央來講的時候呢,因為客委會相對上是比較弱勢的會,除非說我們可以碰到一個,這個所謂的,我們政務委員是比較強勢,而且是我們客家人,那這個時候呢,他就可能會比較可以去推動。」
針對不足之處,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將持續推動。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客家文化也是國人,共同享有的多元文化,非常豐富多元文化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希望,將來我們客家政策,是一個跨部會、跨政府,共同努力的一個工作,所以目前我們正在推動『國家客家發展計畫』,以所謂族群主流化的政策推動的方法。」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透過人物專訪、學者分析等,借鏡過去政策上的經驗,期許將客家文化推向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