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穹宇涉獵》甘地 — 令英國殖民分崩離析的「聖雄」

優傳媒/ 2021.06.13 00:24

  印度紀念甘地廟宇之一。

 

作者/ 劉敦仁

 

國際上近來出現一連串匪夷所思的現象,令人憂心忡忡。當全球都在關心已經蔓延一年多的新冠病毒時,印度總理莫迪卻在年初昭告天下,印度在控制疫情的 「征程」上取得階段性的勝利。話音剛落,病毒卻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感染人數達三十萬,死亡在三、四千徘徊,居高不下。

 

另一邊廂,世界仍然處在暴力的威脅下。以色列因驅趕穆斯林居民,導致巴勒斯坦反抗,引起雙方暴力衝突。以色列狂轟亂炸,造成無辜百姓死於非命。美國和他的盟友正準備以撤軍為藉口,計畫從阿富汗脫身時,塔利班已經開始製造暴亂。

 

緬甸的內亂也是方興未艾,而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在美國的牽頭下,希冀用軍事演習給中國作無益的震攝。細細琢磨,種種跡象顯現,隨處均有以樹立國際霸權的美國身影在幕後操縱指點!其中印度多年來遵循的「不結盟」態度已有了微妙的變化,開始向美國、澳大利亞及日本傾斜,將令南亞以至於整個亞洲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暴力衝突的潛在危機也與日俱增。

 

現在的印度當局,是否已忘卻了在英國殖民時代所遭受的痛苦壓迫,不得而知。事實說明,英國在全球實行殖民統治的殘暴手段,似乎已經基因遺傳給了同宗美國。二十世紀以來,全球發生的戰爭或是暴亂,幾乎都與美國脫不了干係。

 

這些憂慮令筆者想起為印度獨立,反暴力,爭取婦女權利而犧牲的聖雄甘地。早在求學時代,從課本中略知他對印度的貢獻,直到前往印度瞻仰了他的紀念館,才有了更為清晰的輪廓。

 

  筆者在甘地博物館庭院中的‘世界和平鑼’前留影。鑼上鑲有各國國旗及各宗教的標誌,象徵全球的和平繁榮。

 

2017年的新德里之行,終於讓我夫婦見識到印度的真面目。筆者的主要願望是瞻仰印度聖雄甘地的博物館,妻子的目標則是她仰慕的「泰姬陵」。

 

人們稱呼他馬哈特瑪.甘地 (Mahatma Gandhi 1869-1948) 是出於內心的尊崇。印度字彙Mahatma 的是「受人愛戴」或是「智者」的意思,故世人尊稱他為 「聖雄」,取代了他的全名馬汗達斯.卡拉姆查德.甘地(Ma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甘地博物館」離我們下榻的酒店不遠,我們利用了一個下午半天時間參觀,對這位為印度獨立而留下不朽影響的聖人,產生由衷的敬仰。

 

到達博物館時,遇到一位年近花甲、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印裔藝術家蘇拉吉 沙丹 (Suraj Sadan),和我們親切地打招呼。為了表達對甘地的尊敬,他在魁北克創立了甘地紀念基金會,每年在「甘地博物館」舉辦紀念甘地的藝術展覽。這次已是第八屆。他引領我夫婦欣賞了他的作品,是這次旅程中的額外收穫。

 

  筆者巧遇加拿大蒙特利爾印裔藝術家,在甘地博物館合影留念。

 

甘地在1869年10月2日,出生於印度西邊近海古加拉 (Gujarat) 邦的一個城市波爾班達爾 (Porbandar),他父親是當地的重要官員,家境富裕,先後娶了四房妻子,甘地是第四任妻子所生。母親為虔誠的印度教徒。

 

在家人安排下,他十三歲即和一位長他一歲的女孩結婚。前後一共生了五個孩子,最小的一個因病夭折。從而決定開始禁慾。

 

1888年前往英國倫敦學習法律,時年19歲。行前母親殷殷叮囑,在異國必須謹記印度教茹素、禁慾等戒律,所以甘地在倫敦的兩年學習期間,一直規避房東烹煮的葷菜,而在當地的素食館用餐。在求學期間,通過加入專為研究印度教理論的「證道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 的機會,開始研讀印度教經書。與此同時,他也受到耶穌基督在山上傳道的影響,無形中對他日後的多元宗教主義奠下基礎。

 

兩年後回國,在法律界一直不很得意。23歲時在印度商家介紹下前往南非,為當地印度商人進行法律訴訟。甘地滿懷欣喜夢想著事業的發展,然而所見所聞不僅讓他吃驚,且觸動他開始醞釀印度的未來。

 

他在抵達南非後,即遇到一連串無法想像的種族歧視和排斥。在英國人的殖民統治下,有色人種完全沒有任何的社會地位。他們不能和白人同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准在人行道上和白人並肩同行。

 

  甘地博物館中復原他生前的簡單臥室佈局。

 

初抵南非時,觀念上他以英國人自居,將其印度人的身分放在其次。不料在火車的頭等車廂裡,因為膚色的不同遭到白人列車長的驅趕,命他換到三等車廂。他理直氣壯地拒絕,卻被列車長甩下月台,在寒冷的黑夜裡熬到次日。為此他發出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抗議。

 

行走在白人專用的人行道上,被警察扔進下水道。搭乘電車時,被售票員命令只能坐在司機旁的地面上。

 

這些委屈和歧視令甘地感悟到,社會的平等權益和人權的平等自由,必須要據理力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閱讀到俄羅斯文豪里奧.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 1908年發表的【致印度教徒的一封信】(A letter to the Hindu) ,內容充滿對印度應如何運用非暴力掙脫英國殖民統治而獨立的支持論調,激發了甘地日後的非暴力運動。甘地還認真地直接致函托爾斯泰,以證實該信內容的真實性,兩人保持書信往來,直到1910年托爾斯泰去世。

 

托爾斯泰的另一部作品【智慧的王國就在你內心】(The Kingdom of Wisdom is within you) ,其中詳盡地描述在印度教的信仰下,如何用非暴力的力量,引導印度掙脫英國殖民統治,並走向獨立,更令甘地視為至高無上的經典。

 

甘地在南非21年的生活,為印度爭取獨立,為婦女爭取女權,以及幫助貧窮佃農抗稅等政治理念,積累了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也塑造了他作為社會政治活動人士的雛形。

 

  甘地遇刺後,蔣介石題字表達哀悼。

 

1915年回到印度後,即用這樣的理念開始對英國殖民統治者進行抗爭,包括教導印度公民以不服從來對付殖民統治,主張用反暴力來對抗暴力,所有的抗爭都是以理性和平的方式進行。

 

此時他已經45歲,思想及經歷上都漸趨成熟,以非暴力和平方式進行人權運動為宗旨。他順利進入國民大會 (國大黨),並取得領袖地位,出現在各種場合中,領導農村發展工業,促進宗教和民族和諧,積極消除種姓歧視。

 

為抵制英國物品,擺脫對英國紡織業的依賴,他鼓勵印度婦女在家用手工織布機生產布料,裁製傳統服飾。為起到率先垂範作用,不論在何種場合中,他必然穿著自己生產製作的「腰布」(dboti),冬季則多加一條「肩巾」(Shawl)。走訪農村,這自製的腰布還有一層更重要的作 用,就是在英國人面前彰顯印度貧窮的象徵。

 

從1930年開始,他率領人民反對英國殖民徵收鹽稅的苛政。到了1942年,他直接要求英國離開印度,為此英國殖民統治階層將其逮捕入獄,這次的刑期較長。1944年日軍入侵印度,英國殖民統治者因他患盲腸炎而需要接受手術,提前將其釋放。這次的被捕入獄是他第四次的牢獄之災,獲釋後,對爭取印度獨立更行積極。

 

他的反暴力理念引起了國際社會注意,蔣介石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地位,偕同夫人在1942 年出訪印度,英國人為之震動和不安。邱吉爾特地通過駐印度總督,轉達他反對蔣介石和甘地晤面的安排,甚至威脅,如雙方會面,英國將廢除中英之間的同盟協議。

 

然而最終甘地聯合尼赫魯,不僅共同會見了蔣介石夫婦,還得到蔣介石對印度獨立的公開支持。甘地遇刺後,蔣介石曾題字「乃仁乃聖」,表達哀思和敬仰之意。

 

  蔣介石伉儷訪問印度時,與甘地及尼赫魯歡聚。

 

因為在1940年印度出現了穆斯林的國家主義,醞釀欲將他們所屬的土地從印度分裂出去。此事出於帝國主義的幕後煽動,不言而喻,無異對甘地奉行多元宗教主義的獨立運動產生了阻力。但他仍然期望印度是一個宗教、文化多元的包容社會。

 

經過不懈的鬥爭,印度終於在1947年8月15日正式宣布獨立。英國採用了他們對殖民地一貫的分而治之手法,在同意獨立的前提下,將印度劃分成兩個不同的領地國家,分別為屬於大多數印度教的印度,和屬於大多數穆斯林族裔的巴基斯坦。引起印度教和穆斯林信徒的極度不滿,宗教暴力衝突也由此爆發,在錫克族旁遮普及孟加拉地區尤其嚴重。

 

遺憾的是,雙方均忽視了甘地終其一生努力的目標是,將英國殖民者驅趕出境,不僅要贏得印度的獨立,更要促使英國在全球的殖民政策分崩離析。迫使英國後來組織「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來繼續維繫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甘地沒有出席新德里舉行的獨立慶祝活動,卻痛苦地留在加爾各答,思考因分治而對印度治理可能引起的憂慮。他試圖撫慰受到宗教暴力衝擊的各族市民,再度用絕食來表達自己對停止暴力的呼籲。這次是他一生中的第十五次絕食。並鄭重宣布如雙方不停止衝突,他絕不會恢復進食。他的呼籲雖出現過一時的緩和,但仍難以完全平息一些印度人的不滿,認為他過於遷就巴基斯坦。此時甘地已年過古稀。

 

在對甘地表達不滿情緒的印度人中,一個國家主義的極端人士 納吐然.果瑟 (Nathuram Godse) 在1月30日持手槍前往甘地住所,近距離行兇,向甘地開了三槍。

 

甘地的遇刺震動了全世界。他生前不斷遭到殖民者的諷刺、謾罵甚至侮辱,都坦然處之,淡然以對,甚至英國的「政治人物」邱吉爾對他的肆意謾罵,他都一笑置之。

 

甘地遇難前,印度即已經出現稱呼他為「國父」的主張,以示對他的讚頌與崇仰。他遇難後,他的生日10月2日被定為國定假日,聯合國在2007年大會通過將該日定為「國際反暴力日」,而他遇難的那天,被定為「烈士紀念日」。

 

印度反帝國主義及爭取印度獨立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詩人,即婦女解放運動支持者薩羅吉妮.迺杜 (Sarojini Naidu 1879-1949),早在1947年4月28日的一次會議上,就公開稱呼甘地為「國父」。

 

截至目前為止,印度已設立了三座紀念他的寺廟。印度的貨幣除了一盧布紙幣外,其他所有的紙幣均印有甘地的頭像,以示對他的紀念。民間最廣為流傳的是,尊稱他為「巴布」(Bapu),意思是「最為喜愛的父親」。

 

  印度貨幣上印有甘地的頭像,表達敬仰之意。

 

我們參觀的「甘地博物館」,歷經一波三折,最早建立在孟買,後經多處搬遷,直到1961年才移到現址。這裡原來是當地商界鉅富波爾拉 (Birla) 的私宅,著名的「波爾拉之家」 (Birla House),地處歷史上被英國殖民統治的山谷 (Raj Ghat)區域。在德里老區頗有歷史盛名。

 

甘地博物館最後選擇在此設立,有著特殊意義。甘地生命中最後的144天在這個地區度過,也是他遇刺的地方,遇難後次日他的遺體就在這裡被火化。如今在博物館的庭院中保存著火化遺址,用一塊黑大理石製成長明燈,永遠照亮著世界。世界各國領袖到印度國是訪問時,必定會到這裡向甘地獻花,表達對他的崇敬和哀思。

 

  甘地博物館庭院中的甘地遇刺地段,如今供人哀思。

 

甘地的非暴力政治理念,已普遍深入世界各地,影響了眾多的政治人物,如南非曼德拉、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南非的圖圖樞機主教,幾乎都被稱為是甘地的信徒。美國卸任總統奧巴馬也曾表示,他的執政理念中,有一部份是受到甘地的啟發。

 

暗殺甘地的果瑟行兇後被捕,在旁加普法庭接受審判後被判處死刑,並於次年11月15日在監獄被執行絞刑。令人不解的是,事隔逾七十年,印度的國會中,居然有人曾為這個刺殺國父的兇手翻案,要求印度國家元首給予平反。更有甚者,在印度一些地方,居然為這名罪犯興建廟宇,並且塑造雕像,目之為「愛國人士」。反映出印度社會政治的複雜。

 

實際上印度的種姓和奴隸制度仍然如幽靈般在民間遊蕩,英國殖民統治者在放棄殖民地之前,給印度留下了難以癒合的種族宗教仇恨,與巴基斯坦之間,甚至延伸到克什米爾的暴力衝突,始終是無法解決的民族死結。

 

甘地生前留下豐富的反暴力箴言,但我最喜愛的是那句充滿「反暴力」理念的:「用溫和的方式,絕對能撼動世界!」這句箴言是否應該贈送給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他的暴力行動已經震驚了全世界!而繼承英國殖民基因的美國,更應熟讀這句箴言,不要在暴力衝突中煽風點火,製造更多火上澆油令世界哭泣的悲劇!

 

(2021年5月18日完稿於溫哥華)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