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吃普拿疼「超前佈署」防疫苗接種副作用?專業藥師、張上淳這麼說!

匯流新聞網/王 佐銘 2021.06.08 16:43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土大爆發,根據資料顯示,為防止民眾染疫,自疫苗開打以來,至6月6日已經有68萬多人接種。但因為常見的新冠疫苗皆有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或發高燒等副作用,很多人事先備妥普拿疼「先吃再打」,造成部分藥局賣到缺貨。對此,專業藥師便呼籲真的不推薦此作法,建議當症狀出現時,再服用會比較好。

根據市面上新冠肺炎疫苗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大致上副作用可分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大於38度的發燒。除了常見副作用外,個別疫苗會額外產生較少見的症狀,而副作用的頻率也不相同。疾管署以及美國CDC就公布資料指出,施打AZ疫苗可能還會出現嘔吐、接種部位產生硬塊;BNT疫苗則是接種部位腫脹、泛紅、噁心;莫德納疫苗則是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等;嬌生疫苗則是接種部位腫痛、頭痛、疲倦、發燒、肌肉酸痛等。

由於近來本土社區感染大爆發,許多民眾擔心接種疫苗之後又無法請假,只好採買止痛藥物以免副作用發生時沒藥可醫,但很多民眾卻是「先吃再打」。對此,藥師沈采穎就提出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說法指出,當時WHO建議施打疫苗前不建議服用解熱鎮痛藥物,會影響到免疫力,建議接種後,若出現不適症狀再服用比較好。過去曾有團隊有研究針對B肝進行臨床試驗,欲了解疫苗接種前有使用解熱鎮痛藥物是否會影響到疫苗產生的抗體,後來證實是有影響的。不過沈采穎也指,目前臨床並未針對新冠疫苗做過類似的臨床試驗,只能用過往的經驗做一些推估,表示「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疫苗接種後的抗體產生」。

對於民眾打疫苗前先吃普拿疼一事,藥師徐愛婷也表示「真的不建議」。徐愛婷坦言,雖然有很多醫師都是先吃退燒藥做預防,但其實還是不建議民眾這麼做,主要是因專業度差別以及要遇到風險的不同。

徐愛婷更進一步指出不建議民眾「先吃後打」的理由,她坦言,不見得是藥物會對抗體有影響,而是「這些疫苗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施打,我們根本不了解」。她坦言,每一款疫苗都是人類史上的第一次,只是差別在接種人數的多寡。其中,發燒是很多不良反應的徵兆,如過敏反應等,若特別去壓抑,有可能會疏忽警訊。

徐愛婷也指,過去在施打一般疫苗時,醫生為了避免發燒的情況發身在民眾身上,會直接開出退燒藥的處方,但這是因為人們已經足夠了解這些警訊並沒有危險。而當今主要施打的AZ疫苗,雖然可能會有血栓的副作用,但與感染新冠肺炎相比,COVID-19的部分確診者在還沒發燒、咳嗽就快樂缺氧死亡,所以接種疫苗是當今最重要的事情。

徐愛婷感嘆地說,最近發現部分有色媒體一直有在帶風向的情況,搞得民眾們很亂,甚至想要等到特定的疫苗才願意去接種,以為打錯疫苗就會往生,因此她語重心長地再三呼籲民眾應多去了解疫苗本身情況,並遵從專業醫護人員的建議,以及若符合接種資格便儘速前往施打疫苗,當國人普遍施打後,才可以讓台灣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讓台人減少感染、病故,可以儘快恢復到生活正軌。

針對施打疫苗前吃普拿疼的說法,今(8)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也表示,在所有疫苗接種相關資料中,並沒有反對,當頭痛、發燒等症狀出現,是可以吃普拿疼等止痛藥。但如果再打疫苗前就先吃普拿疼「超前佈署」,醫療上並沒有這樣的建議。至於會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張上淳則指疫苗專家有對於這項問題進行過研究,還是建議有必要再吃,沒必要就不用吃。理論上,這些藥物是可以減少發炎反應,但會不會對疫苗有影響,目前沒有實證的資料,所以還是呼籲民眾「有需要再吃就好」。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雙北「決戰家戶」好消息! 指揮中心:新北篩檢陽性率5%掉到1%了

【有影】縣長出事了!張榮味搶打疫苗擋箭牌無效 中央重打臉!喊減雲林疫苗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