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紅癢難耐!生物製劑「新」治療可大幅改善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1.06.04 13:30

異位性皮膚炎,或稱異位性溼疹,屬於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其盛行率在臺灣和許多國家均呈現上升的趨勢,臺灣的盛行率介於4.7%到6.7%不等,且過去數十年來顯著增加中。異位性皮膚炎和遺傳有關,且與其他異位性疾病(氣喘、過敏性鼻炎)有很強的連結。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紅癢難耐,甚至可能造成失眠。

異位性皮膚炎和遺傳有關,且與其他異位性疾病(氣喘、過敏性鼻炎)有很強的連結。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紅癢難耐,甚至可能造成失眠。(圖片提供/奇美醫院)

異位性皮膚炎和遺傳有關,且與其他異位性疾病(氣喘、過敏性鼻炎)有很強的連結。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紅癢難耐,甚至可能造成失眠。(圖片提供/奇美醫院)

1名33歲的陳小姐,長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全身皮膚粗糙不堪、布滿大小搔癢顆粒及斑塊,不只工作無法專心,晚上更是因為搔癢而無法一夜好眠,常常一覺醒來就看見床單上沾滿搔抓後留下的血漬;長期斷斷續續地在外接受治療,但仍無法達到良好的控制,因為反覆的惡化,身上幾乎體無完膚,產生了類固醇恐懼,也對醫療產生不信任感,進而輾轉至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門診求診。

收治患者的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屬於重度皮膚炎病人的陳小姐開始接受免疫抑制劑及窄波紫外線的治療,治療後病情雖得到緩解,但因仍處於中重度,於是開始使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一個月後,陳小姐的皮膚得到改善,不只不需要再服用免疫抑制劑,更讓自己重拾自信,不再因為皮膚問題而影響她的社交及生活,也讓她重拾對醫療的信心!

另外1名8歲的小美(化名),不停地啜泣著,一跛一跛、蜷曲著身體、在家人的攙扶下緩慢的移動進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門診,模樣讓人心疼,她全身皮膚從頭到腳都是搔抓紅疹,無一處倖免,四肢關節處更是破皮流湯,因為關節處的皮膚劇痛讓小小年紀的她不得不蜷曲著身體、像個老人家似的緩慢移動。

經過一個月急性期的疾病控制(短時間的使用類固醇及接續免疫抑制劑)後,父母決定讓她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使用生物製劑一個月後,小美回診時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因為她的皮膚得到改善,搔癢感也降低,雖然仍得持續接受治療,但她非常開心,醫療團隊也因為看她終於可以恢復一般孩子的正常的生活而感到非常欣慰。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紅癢難耐,生物製劑「新」治療大幅改善。(圖片提供/奇美醫院)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紅癢難耐,生物製劑「新」治療大幅改善。(圖片提供/奇美醫院)

異位性皮膚炎常造成病人失眠和自信心受創,工作、就學或課業易容易受到影響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臨床表現差異頗大,有些人僅四肢屈側出現少許濕疹病灶,有些則全身有超過90%的皮膚受到波及。此外,異位性皮膚炎常造成病人失眠和自信心受創,工作、就學或課業易容易受到影響,對社會和經濟易產生重大影響,是因皮膚疾病造成疾病負擔的首位。

過去認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疾病,但實際上異位性皮膚炎可在任何年齡發病。急性、濕疹樣病灶較常見於兒童,雖然成人型也會出現許多此類變化,但相較於兒童,成人異位性皮膚炎除了急性濕疹樣變化以外,則以表皮增生、慢性病灶表現為主。根據研究統計,約四分之一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在成年後才出現病灶,有些在兒童期及發作的病人會隨年紀增長而有所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的「新興」治療

1.生物製劑(Dupilumab)

生物製劑為抑制IL-4/IL-13訊息傳導的IL-4Rα單株抗體,用於治療中至重度之異位性皮膚炎。需皮下注射,通常於治療4至6周就產生反應,許多病人使二周內癢感就降低。此藥物之安全性高,雖仍少見有結膜炎或臉部紅疹之副作用,但相較於傳統治療,在有效性與安全性上都較為領先。

2.口服JAK抑制劑(Baricitinib)

可有效阻斷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發炎反應,用於治療中至重度之異位性皮膚炎,可降低癢感與皮膚病灶之嚴重度,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好之病人有很好的效果;但仍需觀察帶狀泡疹或其他感染等副作用,副作用比傳統治療少,但比生物製劑多一些。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個不只大大影響生理,更會影響心理的疾病,傳統治療的極限終於在這幾年間陸續被一些新興的生物製劑及標靶藥物所打破,造福許多深受中重度異位型皮膚炎所苦的病人,目前仍有許多新興藥物進入最後臨床試驗階段,相信在未來的幾年會有更多的藥物選擇,一起「異」舉得勝,戰勝異位性皮膚炎!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8563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