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疫情相挺食農新創 台灣No.1 食農加速輔導線上啟動

中央社/ 2021.06.04 08:54

疫情相挺食農新創 台灣No.1 食農加速輔導線上啟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604 08:52:40)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升溫,民眾自主防疫、餐飲強制外送外帶的規定下,「宅食經濟」趨勢也加速發展。台灣第一個食農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第4屆食農新創加速輔導計劃改以線上模式開辦,為11家新獲選的台灣食農新創團隊提供4個月免費加速輔導服務,希望他們在這波疫情中撐過嚴峻時期、洞見「宅食經濟」等新食農創新產業的市場機會,掌握未來的趨勢變化。

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人代表魏應充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近年積極輔導食農新創團隊,開辦台灣第1個食農加速器種子計畫,提供免費輔導課程、專屬業師,甚至鏈結種子基金,2年半已累積輔導25家台灣食農新創團隊。第4屆加速器已於5月從60餘家食農新創企業中,遴選出外送雲端廚房、植物性烘焙材料、純植物蒲草吸管等11家新創團隊。

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及環境極端氣候已改變民眾的生活模式,進而加速食農產業的變革。陳茂嘉舉例,因為疫情,民眾使用數位、外送平台購物的頻率提高,並且購買「健康餐飲產品」的意願大幅提升;而為了因應極端氣候,許多食農業者亦著手開發保護環境、降低碳排放的替代性解決方案。這些都是好食好事加速器在評選新創團隊是否符合入選資格的考量重點。

好食好事第4屆加速器從食農科技、食農生技、創新飲食及永續食農等食農產業4大領域中入選11家新創團隊,其產品、服務涵蓋從產地到餐桌,可說是台灣食農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縮影。基金會指出,今年入選加速器新創團隊的3大發展特色包括食農產銷的技術變革與數位化、健康需求的食品創新、與環境社會創造互利共生。

這些入選新創企業中,有團隊提供農產品產地直送餐廳的數位化農產品運銷平台,有團隊專研全球唯一抗病毒魚蝦苗、泰國蝦蝦苗性別控制口服製劑的團隊;有團隊創造與奶蛋材料相同口感的烘焙用植物性原料:也有團隊生產純植物、無塗層,並具專利製程與耐冷熱的蒲草吸管。其中有5家「女力」當道,並有3家是社會企業。

從6月11日起,好食好事加速器將因應當前疫情,改為全線上加速輔導課程,11家新創團隊將開始4個月的加速輔導計畫。好食好事加速器將提供商業模式、財務診斷,以及募資簡報課程;每家新創團隊有3位國內產業專家擔任專屬業師,協助調整商業模式和產品到最佳狀態,協助新創團隊營運快速成長。

好食好事第四屆加速器新創團隊名單

食農產銷的數位化與技術革新

1.菜蟲農食:打破生鮮採購破碎化,提供農產品產地直送餐廳的數位化農產品運銷平台;因疫情需求,近期推出「鄰家鮮生」線上蔬果箱訂購宅配服務。

2.裕農顥實業:鏈結小農及通路,並結合智慧化監控,提供截切、倉儲、包裝、運輸的一站式服務。

3.三食櫃 3 SQUARE:結合數位行銷及外送平台的一站式服務雲端廚房。

4.魚瑞生物科技:全球唯一抗病毒魚蝦苗、泰國蝦性別控制口服製劑。

5.恰口貿易:提供以天然配方讓蔬果高效保鮮的有機保鮮製劑。

健康需求的食品創新

6.洛米耶:以純植物性材料、不使用人工添加物之標準,創造與奶蛋相同口感的全方位植物性烘焙原料。

7.RicoRico立口立口:高纖、低GI、高蛋白兼具的植物肉料理即食餐。

8.果木小薰:以專業冷凍、製程改良,生產標榜亞硝酸鹽零檢出的美味冷燻肉品

與環境社會創造互利共生

9.玩艸植造:以環保為己任的社會企業,生產純植物、無塗層,並具專利製程與耐冷熱的蒲草吸管。

10.樂芽社會企業 透過餐飲烘焙的經營,提供精神康復者包容性就業職場,改變愛心消費,促進永續消費正向循環。

11.海洋沅:以菇蕈基產品之研發,生產特用植化生技原料及應用;並搭配社企經營模式創造在地永續。

訊息來源:頂新和德基金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94155.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