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清華首度線上畢典 校史留下別開生面註記

台灣好新聞/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30 00:41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新聞圖片

國立清華大學29日舉行校史首次線上畢業典禮,邀請9年前才從清華畢業的知名公益行動家沈芯菱錄影致詞,同時也有4位全國第一屆實驗教育方案大學生畢業了。三項別開生面的「第一次」,都讓2021清華畢典在校史上留下特別的註記。


受到疫情影響,清華大學今年畢業典禮首度改為線上舉行,4975位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上午9:30只能透過網路來參與這項學習歷程的重要典禮。清華校旗飄揚在旺宏館國際會議廳內,校長賀陳弘一人身著博士袍緩緩走上講台,面對攝影機和空無一人的會議廳,說出他對2021畢業生的勉勵與期許。


新聞圖片

校長賀陳弘對即將步出清華校門學子的期許,就是「行動」,緊握心中的理想,採取行動,且持之以恆,滴水穿石,方成大事。


賀陳弘提醒畢業生,珍惜大學時代心中的理想,即使它常常似顯微弱,忽隱忽現,「但請記得,它是各位人生中的松露,今後人生的滋味,全靠理想來提味和加值。」緊握心中的理想,採取行動,不論結果如何,一定會擁有不同凡響的人生,「以名和利發動的行動,賞味期有限;以理想發動的行動,則回味無窮。」


今年畢業典禮請來人社院學士班畢業的校友沈芯菱擔任致詞貴賓,31歲的她成為清華畢典有史以來年紀最輕的致詞者。總統創新獎得主沈芯菱從11歲起就投身公益,奉獻9百多萬元行善,迄今已完成1037所偏鄉校園公益演講,深訪村莊部落40萬公里。


新聞圖片

沈芯菱以校訓「厚德載物」勉勵畢業生利他共好,並分享就讀清華時教授曾說的一句話:「能進清大的同學,必須要思考,能為那些無法進清大的人做些什麼?」期許畢業生設立目標,20歲時以20%的資源跟時間來實現利他,逐年提升,60歲時就要有60%。


沈芯菱告訴學弟妹「清大人,有清大人的使命」,不只要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也希望十年後換學弟妹們來告訴下一代,如何做到這一切。最後她祝福畢業生眼裡有光、腳下有根、路有遠方。


清華大學107學年創全國高等教育之先,開辦實驗教育方案,跳脫既有的系所的框架,開放學生可以自己找老師、規畫專屬課程,進行跨領域、跨地域的學習。首屆共有7位大一升大二的清華學生提出申請,在業師的帶領下,走向與其他系所學生不同的學習道路,其中林芳如、陳佐任、吳煥然、楊馥寧在今天抵達終點畢業,而另外3位也預定將在下學期畢業。


新聞圖片

林芳如高中起就在家自學,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進入清華後,申請參加實驗教育方案,鎖定在家教育、社會文化、社會創業等主題為學習軸心,4年來參與過多場創新教育論壇,訪談世界各地教師、家長,還擔任教育部的實驗教育審議會委員及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專欄作家,完成以探討實驗教育中學生升學處境與支持系統為主題的畢業專題。


林芳如的業師「自學教父」陳怡光說,許多學生、家長踏進實驗教育的動機是對教育現況不滿,但除了談教育理念,還要真能做到,並不容易。林芳如以共7學分的兩門專題研究為例,是要到四川的達祖愛心小學進行17天的訪問研究及支援教育服務,從企劃書撰寫、籌募經費、召集伙伴都得自己來,最後也順利獲得清華逐夢獎學金支持,整體執行的複雜度比每周坐在課堂聽課、交作業、考試高出許多。


林芳如認為,作為實驗教育的先鋒,清華真的走在很前面,很多時候都是向未知挑戰;過程中她學習到與不同地域、不同世代的人溝通,要解決問題就得不斷調整來提高可行性,她相信這些都是未來步入社會需要的能力。


「大學的評量方式不適合我。」陳佐任很清楚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所以選擇了實驗教育方案,以專題式學習來整合機電基礎知識,運用在他感興趣的機器人、賽車、火箭領域。他鎖定動機、電機、資工三大領域,分析清華各系所能提供的資源,規畫自己的3年課程,並在基礎學科外加入大量實作課程。


陳佐任不只加入清華動機系的機器人團隊,並在「Infiniti賽車工程學院計畫」中獲選為亞洲及大洋洲區代表,與歐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中國、中東等區域代表同赴英國培訓一年,最後更奪得決賽冠軍,被評為具技術、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的綜合人才(Total Perfection of Engineering),將以火箭研究專題作為畢業論文主題。


以特殊選才入學的吳煥然專長是國標舞,他從6歲開始習舞,至今已有17年資歷,被多個舞團聘為教練與講師。他未來想以國標舞創業,便以此為目標,修習管理、體育、心理、表演藝術等四大領域課程。過去3年來,除了修課,吳煥然持續在國內外業師指導下精進舞技,畢業專題是策展及創作國標舞MV。


人社院院長王俊秀是吳煥然的實驗教育指導教授,還另外指導2位實驗教育生,他不定期邀集學生聚會,鼓勵這些具備國標舞、魔術方塊、行銷專長的學生彼此交流分享,也主張學生、教授與業師「1+1+1大於111」的跨界論述,「我希望他們把握在清華的時光,不斷碰撞各個領域,並擦出火花。」


楊馥寧專長管理、行銷,因選擇實驗教育方案,能安排時間在國外線上平台Coursera選修大量相關課程,最後決定以舉辦大型活動並進行組織改革作為畢業發表。雖然他曾經感到迷茫、甚至一度大幅修改畢業專題,但仍鼓勵學弟妹勇於嘗試,「學校會幫助你不斷修正方向,最後總能走出一條路。」


教務長焦傳金表示,清華大學推動實驗教育方案已邁入第三屆,最初是因特殊選才學生未必能在現有科系中找到適合的學習路徑而開辦,但這兩年也有一般管道入學的學生申請加入。實驗教育生目前只占學生總數的0.5%,但他們的確有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清華也努力提供更多元彈性的選項。


線上畢典也公布畢業生最高榮譽「梅貽琦獎章」得主,今年共有7位畢業生獲此殊榮,包括動機系梅若宣、材料系彭浩恩、人社院學士班林欣葶、醫科系馮家鳴、電機系林毓淇、資工系孫偉芳、幼教系蘇文芊。


清華大學已宣布將實施遠距教學直到學期末,畢業生可能也無法回校領取畢業證書,因此,學校將安排用郵寄方式將證書寄給畢業生,離校手續也可線上辦理。

熱門關鍵字:

新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