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疫情雖然以中年患者為主,但學生族群也難逃病毒侵襲,根據教育部25日公布全國各級學校確診人數,國內學生染疫人數已達145人,因為在國外經驗發現變異變毒株的感染開始轉向年輕化,國內兒童神經科醫師也引用日本小兒科醫學會的進行分析,發現兒童感染率以及重症風險並沒有真的升高。
變異病毒株造成新一波的疫情,傳染力大幅增加,在美國感染率、重症率都有上升的狀況被觀察到,但因為病毒對於人種也有差異性。
亞洲人比較會感染變異病毒株?重症比率變高嗎?
臺北醫學大學兒童神經醫師張璽分析:「變異株感染的情況,在美國有10幾歲與65歲以上的族群感染比例開始出現逆轉的傾向;意即變異株的感染族群開始轉向年輕化。目前日本並沒有觀察到這樣的情況,變異株的感染仍然以65歲以上族群為主。」
特別是在美國變異株引起兒童(<18歲)重症的發生情況比較高,主要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但在日本截至5月20日為止,變異株兒童感染者當中並沒有重症風險增加的明顯證據。
日本九成兒童病患仍為輕症
「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與川崎氏症的臨床症狀相似,張璽說:「日本醫界臨床也發現以川崎氏症治療的方法,給予免疫球蛋白似乎對新冠肺炎兒童重症個案有不錯的效果。」
目前為止日本也還未有兒童重症引發死亡的案例出現,但川崎氏症普遍被認為好發於東亞人種,不過目前也沒有明顯證據顯示過去得過川崎氏症會提高兒童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從日本結論結論上,新冠肺炎變異株還是傾向於兒童感染率以及重症風險較低。大部分臨床以輕症或無症狀來表現,九成的病患不需要任何治療就可自行痊癒。輕症仍以發燒、咳嗽、流鼻水、拉肚子、頭痛為主要常見症狀。
兒童感染仍多數源自於家長傳染
日本的調查發現,兒童染疫者主要感染來源為家庭內感染,大約佔80%,當中一半是爸爸。張璽推論:「也許與日本社會多為父親出門工作,母親管家的型態所致,也就是說,在雙薪家庭比例更高的台灣,爸爸與媽媽同樣需要防範帶病毒回家。」
真正造成校園內的群聚,在日本的數據中僅有12%左右是與學校、幼稚園有關。張璽提到:「家裏因為成員彼此容易有較為密切頻繁的接觸,因此重中之重為所有家庭成員外出返家後確實自我清潔。」
參考資料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疫苗不均/全球已有11萬醫護染疫殉職!WHO:10國施打疫苗佔總數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