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孕期該補充什麼營養?哪時進行性行為較安全?準父母必知孕期大小事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婦產部產科林培瑩衛教師 2021.05.23 11:30

迎接新生命,孕媽咪身心產生變化,開始為了小小新生命的到來做準備,希望讓寶寶能在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從孕期檢查、營養、孕期症狀、生產徵兆、哺乳絕招等注意事項為孕媽咪解惑,陪您面對孕期的種種挑戰。

新聞圖片

孕期檢查

為確保母嬰健康、預防產科併發症的發生,國民健康署補助每位孕媽咪10次產前檢查,服務項目包含:問診、身體檢查、實驗室檢驗(例如:血液及尿液常規項目、愛滋病毒檢查、梅毒檢查、德國麻疹、B型肝炎檢查等),補助各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妊娠35-37周)及產檢超音波。

各院所提供的自費產檢項目非常多,可根據個人的需求,與您的主治醫師做討論,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項目。例如:本人或配偶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史者,可安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或X染色體脆折症等等相關檢查。

孕期營養

均衡健康飲食

懷孕期間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選擇清爽的餐點,以天然食物來源為主,每天攝取2,000C.C.的水,幫助排便與代謝。定期量體重,依懷孕前的體重做適當調整,以增加 10-14 公斤最適合,提醒孕媽咪不適合在懷孕期間進行減重。若有任何營養的疑問,建議找專業營養師做進一步的諮詢。

正確攝取營養素

●葉酸:跟胎兒神經發育有關,計畫懷孕及懷孕初期的三個月,建議每日應達600微克。

●膳食纖維: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建議每日攝取32克,可以預防孕媽咪出現便祕情況。

●鐵質: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每日攝取15毫克,到懷孕後期(約28週後)可增加至每日攝取45毫克。

●維生素D:可選擇陽光溫和的天氣從事戶外活動,曬太陽約10-20分鐘,幫助身體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

●鈣質:懷孕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

新聞圖片

孕期不適症狀如何減緩

●胃脹孕吐:少量多餐,勿過飽或空腹,避免辛辣、油膩食物;服用維生素B6減緩孕吐。

●便秘:建議溫水約2000c.c/天,攝取足夠的水果與蔬菜。

●痔瘡:保持排便順暢,情況嚴重或大量出血應盡快看醫師

●頻尿:晚餐或睡前少喝水,以緩解夜間頻尿,注意發炎跡象(小便時刺痛和灼熱)。

●乳房脹痛:配戴舒適和有足夠支托力的胸罩內衣。

●皮膚問題(發癢、紅疹) :洗澡水溫不要太高,避免刺激性肥皂。

●陰道分泌物增加:保持乾爽穿著棉質內褲,採淋浴為主,如廁後由前向後擦拭,勿來回擦拭以防感染;若有分泌物異味、外陰搔癢等,請盡早求醫。

●腰痠背痛:維持良好姿勢、可使用托腹帶。

●小腿抽筋:增加維生素D3與鈣質補充,抽筋時可試著伸直腿部,腳板往身體方向壓緩解不適。

●下肢水腫:建議減少鹽分攝取量,避免久坐久站,快速的全身性浮腫,可能是血壓過高 (例如:子癇前症)的先兆,應就醫檢查。

●蛀牙與牙齦炎:建議每三個月(例如:12週、24週、36週)可至牙科醫療院所進行口腔檢查。

孕期性生活

孕期進入18周後,是孕期比較輕鬆的時刻,如果沒有早產徵兆的媽咪可以恢復正常的性生活。另外,請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宮收縮,也可預防感染。

生產徵兆

●規律的子宮收縮:第一胎約5-7分鐘陣痛一次,第二胎(含)以上產婦只要出現規則陣痛即可至醫院產房檢查。

●破水(由陰道流出大量液體):羊水是無色、清澈的液體,產婦無法控制流出,由於有感染的風險,要儘快到醫院待產。

●落紅:子宮口漸開黏液栓脫落,自陰道排出鮮紅色血液。

●感覺胎動比平常減少一半以上。

新聞圖片

產後哺乳小絕招

●第1招-早早餵:早期肌膚接觸早期吸吮,有助於奶水分泌以及子宮收縮。

●第2招-正確餵:餵食前先洗淨雙手,採取舒適姿勢及愉快心情,注意寶寶在吸吮乳房時必須含住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嘴張得很大,下嘴唇外翻,下巴貼緊乳房,留意寶寶是否有深而慢的吸吮,才是有效吸吮奶水的狀態。

●第3招-隨時餵:只要寶寶想吃就餵奶,不限制時間,如此奶量會隨之增加,也可減少乳房腫脹的情形。

想跟你在一起~親子同室好處多

●有助觀察寶寶的需要,依寶寶需求餵哺母乳。

●一起參與學習了解正常新生兒的行為表現,增進親子關係。

●碰到新生兒照顧問題可以直接詢問醫護人員,增進您和家人了解及照顧寶寶的能力。加強照顧寶寶的信心。

●降低寶寶發生院內群聚感染。

●寶寶需要喝奶時,您不需在嬰兒室與病房間來回奔波,把握休息機會,寶寶睡跟著一起睡。

爸爸神隊友

從懷孕開始到準備生產,絕對需要準爸爸的協助參與,透過關懷及實際行動(例如:討論分享、陪同做產檢、一同參加產前教育課程及產前運動…)給予支持,除了可以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及促進夫妻感情,更能讓孕媽咪有正向能量的感受,有足夠的勇氣迎接新生命的美好。

參考: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文章連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4/8542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