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政府為了推動國家、區域建設,以及有都市開發建設、都市更新需要,或是有都市規劃目的,因此有一般徵收、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等土地徵收方式,不過區段徵收常被視為強迫民眾參與徵收。對此,內政部次長花敬群6日表示,區段徵收在本質上其實是與民眾、地主共同開發的精神,且有滿多比例的地主是樂見區段徵收來合作開發。
近日地政系學者徐世榮向中央報告區段徵收事項,徐世榮指出,花次長事後卻將其扭曲成「一般徵收」,且未提及區段徵收的面積,此舉並不妥當;徐世榮說,若加上區段徵收,正進行中的桃園航空城將成為史上最大土地徵收案,去(2020)年內政部審議通過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與附近第一期區段兩個徵收案,預計徵收2,597公頃,第二期也有將近560公頃徵收面積。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認為區段徵收在本質上其實是與民眾、地主共同開發的精神,有滿多比例的地主是樂見區段徵收來合作開發。圖/內政部
花敬群表示,《土地徵收條例》從2000年實行以來, 2000年至2011年平均一年徵收900多公頃土地,2012年至2014年約300公頃,蔡總統上任後前兩年則都為100~200公頃。
花敬群指出,可以瞭解徐世榮講的是「區段徵收」而非「一般徵收」,區段徵收在法條上有「徵收」二字,但本質上是政府與民眾、地主共同開發的精神,且有9成以上地主是樂見區段徵收的合作開發機會,不應該把區段徵收視為100%強迫民眾參與徵收。
對於區段徵收制度,花敬群說,整個制度發展其實越來越朝向公平正義,早期訂的都市計畫並非完全公平,運氣好的地主土地劃為商業區、住宅區,運氣不好者劃為公園、道路,相鄰的地主所得到的補償回報可能相差很大;他表示,透過區段徵收制度新訂都市計畫,大家集體參加區段徵收、一起承擔公共設施責任,共同享受整體開發帶來的好處,過去執行過程中有瑕疵之處,政府在檢討區段徵收制度時,會深切檢討並積極補強制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