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央行第2波打炒房關鍵 銀行提醒注意「這些房市亂象」

好房News/ 2021.05.11 17:03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國內房市熱烘烘,炒作與哄抬現象嚴重,去(2020)年12月初央行祭出第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自然人與法人都有限貸;央行指出,今年以來邀請多家銀行座談,深入瞭解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情形,銀行業反應該措施有助抑制投機炒作,不過仍須留意公司法人短期買賣住宅交易問題、並建議對持有多戶房貸者進行差別授信管理;參考各項資訊及銀行業回饋後,央行在今年3月18日再推第二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央行今年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提到,去年前3季因台商回台投資、政府推動都更政策、市場資金充裕等影響,新推案與成屋價格持續上升,去年12月8日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第4季新推案價格略降,銀行購置住宅貸款逾放比率也維持低檔,不過今年1~2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仍年增18%。
 
央行今年以來邀請多家銀行座談,銀行業反應須留意公司法人短期買賣住宅交易問題、並建議對持有多戶房貸者進行差別授信管理。圖/pixabay
房市專家胡偉良列出買房時千萬不能有的5種愚蠢想法。示意圖/截自pixabay
 
央行表示,銀行不動產貸款持續成長,今年1月底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及建築貸款餘額分別年增9.2%、18.7%,其中建築貸款餘額,以購地貸款增幅28.5%最大,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則升至36.53%;央行官員及專家也注意到,法人囤房與短期買賣交易明顯,高價住宅交易也有增溫現象。
 
此外,有些現象也引起央行關注,像是自然人持有房貸筆數,以4筆以上年增率較大,雖然由去年第3季的4%降到第4季的2.2%,不過仍高於其他持有筆數增幅。另外去年高價住宅貸款撥款戶數與金額則分別年增18.1%、20.8%。
 
央行指出,今年以來邀請多家銀行座談以瞭解選擇性信用措施執行情形,銀行業認為此措施有助抑制投機炒作,但因台商回台、營造成本上升等因素,房價不易下跌,且須留意法人囤房、短期買賣交易住宅問題,並建議對持有多戶房貸者進行差別授信管理,且應一致性規範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業務,以利銀行遵循,避免削價競爭。為了避免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並進一步控管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風險,央行決定強化及調整相關措施,而推出第二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