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外籍學者看客家 客發中心發表首本翻譯書

客家電視台/ 2021.04.21 00:00

【潘成旺 屏東】

客委會客發中心自2012年起,持續推動台灣及海外客家文化主題研究,積極推進國內外學術研究交流,強化作為「全球客家博物館及圖資研究中心」之功能,21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發表第一本外文翻譯專書《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口述史及田野地現況》,美國學者巴博德教授所研究的1960年代的台灣南部客家村,為台灣客家研究留下珍貴紀錄。

「店門前擺的幾張長板凳,日晒雨淋也有幾十年。」

屏東縣新埤鄉創作歌手顏志文所創作的歌曲《阿樹哥的雜貨店》,記錄新埤鄉的發展過程,顏志文表示,從小到大在六堆客家庄成長,不曾聽過客家硬頸精神,但是能體驗到客家浪漫的生活。

創作歌手 顏志文:「愛乾淨、勤儉、愛種花,有一種的浪漫,這其實過去沒什麼人在說。」

在新書發表會場上,播放一段錄音檔,這是1960年代,由外籍學者巴博德教授所錄製,新埤鄉打鐵村村民,請仙姑牽仙的錄音。

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胡台麗:「他(巴博德)是覺得,那些是真正有靈魂的場景,他永遠一輩子不會忘記,就是包括這個仙姑牽仙的狀況。」

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分享她向巴博德教授的學習過程,也感謝客委會能將巴博德教授重要外文客家研究著作,譯介給更多讀者,客委會客發中心表示,希望藉由出版國外學者的客家研究,喚起國內學者對家鄉的認識。

客發中心主任 何金樑:「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現在優秀的學者,有能力的好朋友,是不是重新來看一下,自己的村莊有什麼故事,能夠用心來發展出來,反過來說,爾後可能世界各國都會知道,台灣很多的客家庄的故事。」

「我很高興看到他終於完成,這本書的中文翻譯。」

在新書發表座談會中,巴博德教授透過影片分享這本書,是他人生第一次進行民族誌的田野調查,客發中心表示,除了21日發表的翻譯書之外,接續將進行更多國外學者,客家研究合作翻譯出版,期望透過更多譯著出版計畫,逐步達成客發中心,被賦予豐富多元研究文獻的任務。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