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反覆腹瀉、腹脹、便秘超困擾!腸躁症原因、症狀、治療一次看懂

Heho健康網/林以璿 2021.04.20 18:00

腸躁症在台灣的患病比例高達10%,約有數百萬人長期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對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的影響。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可以分為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秘等不同類型,治療有藥物治療、低腹敏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精神心理治療四大面向。由於台灣現階段在藥物許可上較為落後,目前國內治療方式以低腹敏飲食為主。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腸躁症,全球有10%人口(近七億七千萬人)為腸躁症所苦,推估台灣盛行率約為10~20%。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教授指出,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腸胃功能性障礙(敏感), 包括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反覆或交替出現。

腸躁症的定義

具體來說,腸躁症的主要條件為:

  • 症狀至少在6個月前開始
  • 在過去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天的復發性腹痛

合併條件為:

  • 腹痛與排便相關
  • 排便頻率的變化
  • 糞便外觀形狀的改變(腹瀉或便秘)

症狀符合上述「主要條件」且於「合併症狀」中三項符合兩項以上者,即可診斷為腸躁症問題。

為什麼會有腸躁症?

盧俊良表示,目前腸躁症的確切原因不明,有可能的原因包括了腸道菌叢異常、內臟感覺異常敏感、腸道輕度發炎、飲食因素、身心壓力、腦腸軸溝通異常,以及胃腸道蠕動異常。

盧俊良進一步分析,根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臺灣腸躁症患者與無腸躁症者相比: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高出2倍。,因腸胃問題自工作或學校缺席的比例高出2.5倍。。罹患腸躁症的患者(55.4%)比沒有罹患腸躁症的人(34%)更常向醫師求診。總而言之,腸躁症對於健康以及生活品質的影響都十分顯著。

腸躁症可分3類型: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秘型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中心王彥博主治醫師表示,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多元,可以分為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秘(又稱綜合性)等不同類型。

病人常常會有腹脹、腹鳴、腹瀉、便祕、腹痛、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腸道症狀,也可能出現非腸道的症狀,例如頭痛、頭暈、倦怠、泌尿道不適等等。

腸躁症治療4面向:藥物、飲食、生活型態與精神治療

王彥博表示,治療手段上,腸躁症治療跟一般疾病不太一樣。「一般疾病醫師開藥回家吃藥,這個疾病的原因橫跨了腦部以及各種原因,因此治療有時候要多管齊下。」

腸躁症的治療重點,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治療低腹敏飲食、生活型態改變,以及精神心理治療。「飲食其實跟生活習慣有關,避免壓力、調整作息,腸胃也會有所改善。甚至,搭配精神心裡治療,也能獲得幫助。」

一、藥物治療

王彥博指出,藥物的使用主要在處理「症狀」,像是酵素、消除脹氣的藥物,或是抗痙攣的藥物,都可以用來治療腸躁症。這些藥物主要都是這了症狀,但不是每個病人都有效。如果症狀比較嚴重,還會合併抗憂鬱藥物治療,降低疼痛感。

盧俊良教授進一步指出藥物治療的困境,台灣腸躁症的藥物治療落後歐美日等國,目前國際已經有10餘種的腸躁症新藥治療,台灣卻一直遲遲尚未引進,呼籲政府以及藥廠重視該領域的病患需求。

二、食物治療:吃對水果與低腹敏飲食

既然沒有藥物,就要用其他方法治療調控。盧俊良表示,國外在十年前開始提倡低腹敏飲食,甚至把低腹敏飲食當第一線治療方式。

王彥博表示,腸躁症的症狀如便秘跟拉肚子,跟吃東西是有關係的。過去發現西方的飲食方式,像是高糖、高油等飲食,都跟腸躁症發生有關係。因此,確實可以透過飲食改善腸躁症的症狀。

營養師吳柏姍表示,「腹敏」一詞取自FODMAPs的諧音,指的是可能造成腸胃敏感的特定類型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無法被順利吸收,可能導致部分的人出現腸胃道不適。

目前國際間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低腹敏飲食對改善腸躁症的效果,以亞洲研究為例,經過4到6週飲食控制,近7成腸躁症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因此,控制這些FODMAP,或許可以改善症狀。

王彥博指出,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秘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的結果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成效相當,且在腸道運輸時間上,減少將近2成的時間。

參考:壓力來就拉肚子?「低腹敏飲食」要分3階段才有效果

三、生活習慣以及認知心理治療

王彥博指出,生活習慣及認知心理治療包括催眠、正念飲食越來越多心理療法,在腸躁症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也期待台灣團隊針對這個進一步努力。實際上,台灣有10%的人有大腸激躁症,統計指出70%屬於輕微,可以用藥物、飲食處理;嚴重的病人就需要到醫學中心,結合營養科、腸胃科、腸胃心理科來做整合治療。

壓力與飲食常是誘發腸躁症的原因,王彥博也進一步指出: 目前國際腸躁症的治療方式是以整合醫療模式(IBS integrated care)進行,未來治療腸躁症的方向為:低腹敏營養師、腸胃醫生及腸胃精神醫生整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療成效。

延伸閱讀:

一緊張就想上廁所嗎?不妨用「下午茶」改善腸躁症

胃脹氣怎麼辦?7大壞習慣讓你一肚子氣!一文看懂能吃、不能吃的食物

吃再多蔬果還是容易脹氣?該避開這些「產氣食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