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 興國高中首度參賽即獲獎

中央社/ 2021.04.19 11:21

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 興國高中首度參賽即獲獎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419 11:20:57)臺南市興國高中學生首度參加2021年「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挑戰全國土木建築群225支隊伍,獲得強度設計組「精準強度獎佳作」,首次參賽即獲獎,是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上最佳的體現。

  

由正修科技大學土木系主辦的「木橋載重創新設計競賽」,開辦至今已邁入第13年,競賽方式分為造型創意獎及強度設計獎(含精準強度及最大強度),主要是讓學生以木條設計模擬橋樑結構,試驗其結構系統所能承載的能力,從競賽中激發設計創造力。興國高中今年由曾于育老師及嘉義高工陳家鋒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帶領高二4班郭家宇、周庭安、侯富喬、黃柏睿組隊參加,在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榮獲佳作。

  

第一次參賽沒有任何的模板參考,郭家宇表示,一切從零出發,準備比賽的那段時間裡,與指導老師探討結構、測試、弱點分析及改進,一再改良模型構造,培養了自己對土木結構相關的能力。周庭安認為在準備比賽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如何把一根木條柪成拱形,最後發現用火去燒木條較容易將它彎成拱形,過程中斷了許多木條也常不小心受傷,幸好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侯富喬則說,這次參加木橋載重比賽讓他獲益良多,從一開始對比賽的未知,過程中大家的意見相互融合產生成果,團隊的堅持與努力讓他感受到準備歷程的重要性。黃柏睿最感謝兩位指導老師,花了許多時間及精力和大家一同練習並討論作品的缺失,在過程中難免有些意見不合,最後也學習到如何接納並結合每個人的想法做出最完美的作品。

  

指導老師曾于育表示,起初是學生主動表達對建築土木群有興趣,想要參加這類型的比賽,於是利用假日帶領學生到嘉義高工找建築科老師請益,探討橋樑桁架結構設計原理。製作拱形結構過程中,木條必須有曲度彎折,需要泡水軟化、加熱塑型,難度頗高,但學生們仍努力地拍照錄影,和老師線上討論問題。他看到學生們自動自發的學習,印證了新課綱自主學習的成效,相信這次的參賽經驗對師生來說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訊息來源:台南市興國高級中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91251.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