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渣打集團專欄】樂觀主義者通常會贏嗎?

中央社/ 2021.04.13 12:29

【渣打集團專欄】樂觀主義者通常會贏嗎?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413 12:29:10)過去十年經常被過度使用的詞語之一是「趁低吸納」。許多市場分析員包括我們在內,在股市波動時經常會提到這個詞語,並建議投資者「趁低吸納」。但是,這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採取這種樂觀態度是否正確。當選擇股票或債券時,投資者是否預設了吸納股票,還是會在現金或優質債券中尋找資金庇護所? 對股市樂觀的人士真的可以賺取更多回報嗎?

歷史數據

根據以往數據,股票市場通常會在中長期內提供正回報。在過去七十年,標普500指數的1年期回報(選擇標普500指數是因為其歷史悠久)在大多數時候(約74%)都錄得正數。在2008-09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期間,情況更為樂觀。自2009年以來,有84%的時間1年期回報錄得正數。如果將1年期股票回報對比現金或投資級債券的回報,則這些結果的變化不大。

趁低吸納的投資者

然後,我們會問究竟趁低吸納策略的表現如何。假設一名對投資一竅不通的人士在12個月標普500指數的回報首次低於現金時,決定向標普500指數投資100美元。事實證明,自2010年以來,趁低吸納策略的1年期平均回報為18%,高於標普500指數12個月平均回報的12.3%。

如果該名投資者不幸在2000年互聯網爆破的時候開始投資,那麼他在2000-2003年和2008-2009年兩次股市遭拋售期間將受到重創,投資配置的平均回報應該會較低,為8.8%,但仍然超過標普500指數12個月平均回報的5.7%。毋庸置疑,這些都遠高於現金和投資級債券的平均回報。

堅持下去

那麼,「趁低吸納」是金科玉律嗎?並非完全如此 ─ 以《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聞名的悲觀主義者兼心理學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會用相同數據來提醒我們,在過去的七十年,有26%的時間標普500指數12個月回報錄得負數。在這些錄得負回報的期間,很多時都是大跌市(在金融危機時跌幅超過40%)或長期熊市(自2000年11月以來有32個月1年期回報錄得負數)。

在上述期間,投資者要堅持下去並不容易。他們可能會因為行為(恐慌)或技術原因(投資的結構)而錯誤地沽售股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為了賺取回報可能會選擇股票或其他風險資產,但採取多元化的投資配置可以幫助投資者輕鬆地堅持下去。

「有備而戰」的樂觀主義者

人們在做決定時,很自然地會受到行為偏差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負面思想會逐漸蔓延,令我們忽視正面因素,選擇相信厄運,這也不足為奇。以上對數十年市場回報的分析顯示,我們應該忽略悲觀主義者。市場確實會下跌,而許多事情都可能挑戰我們的耐力。但是,在我們犯下投資錯誤前,切實地考慮每人承受風險的能力,利用現金和債券促進多元化和減低波動性,這才可以確保我們堅持到底。總而言之,「有備而戰」的樂觀主義者在投資方面可能比悲觀主義者更豐碩。

訊息來源:渣打銀行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90869.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