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被湛藍海洋環繞的島嶼,大海離我們很近,但人們卻往往只停留在海平面之上,失去了探索海洋之美的機會,幸好有一群熱愛海洋的攝影師,帶著鏡頭下潛至海中,讓眾人能窺見水面下的美麗姿態。諷刺的是,對於生活在陸地上的我們,對海洋的了解大多來自餐桌上,馬頭魚、鯧魚、鮪魚、鮭魚、鯖魚等,相信饕客們總能立即說出對應不同魚種的烹調方式,但卻對這些生物在海中悠游的模樣所知甚少,因此編輯訪問到了台灣兩位水下攝影師,透過與他們的對談,將這群另類「討海人」的信念向外發散,也藉著一幅幅令人驚豔的攝影作品,讓我們得以一窺水面下的繽紛世界。
水下攝影除了美麗,更多的是魔幻,引領大眾走進璀璨的水下世界(圖提供/吳永森)
水下攝影師 吳永森Ace
因潛水而接觸攝影 透過影像訴說海洋之美
「一旦有機會潛到水面下的世界,你就會發現這裡和平時生活的環境完全不一樣,也因為沒有可比對的畫面,所以被激起的好奇心會非常強,基本上試過一次後,你會想可不可以再繼續下去,也唯有透過潛水你才會知道下面發生什麼事情,理解後就會開始保護它。」吳永森說道,目前定居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吳永森本業為經營旅行社,2012年接觸潛水,2013年開始,為了把海底美景分享給太太,開始自學攝影。
目前定居於越南的吳永森,在水下攝影領域於多個國際賽事中嶄露頭角(攝/吉米)
因為是自學,吳永森的攝影學習過程也是土法煉鋼,「當時我的想法是,要做就是做好,不然就是不做」吳永森說道,沒有老師手把手教學,只有自己不斷重複練習與摸索,雖然看似耗時,但卻也讓他從中打下很好的基礎,「以前在自己埋頭苦練的時候不會知道自己的程度到哪裡,等到參加了比賽,才知道原來我已經贏過很多人了」吳永森微微自豪地說,雖然水下攝影的資歷不算長,但因花了許多時間在水中苦練,因此早已成為各式攝影比賽的常勝軍,不過吳永森仍謙虛地表示「比我厲害的人還有很多,要是沒有繼續進步就會被淘汰。別人做到十分,我就要做到十一甚至十二分,我會給自己壓力,這樣我才會表現得更好。」
對影像的執著 造就出亮眼成績
而提到特別的拍攝經驗,吳永森表示2017年到加拿大亞當河(Adams River)拍攝4年1次的鮭魚洄游,而這水深只到膝蓋的拍攝經驗卻讓他痛苦不堪,一來是水溫僅有6度,一天6小時的拍攝過程必須得忍受長時間泡在冰水中;二來是儘管水深不高卻很湍急,被河水沖走時因要先保護相機設備,因此全身會被撞的處處是傷痕;最後則是因鮭魚為了躲避被抓捕,因此本能性地會避開人影,讓拍攝更加困難,在6天的拍攝過程中,直到最後一天才終於拍出滿意的作品,而這幅作品也入圍「SONY世界攝影大獎」公開賽以及拿下世界級水中攝影大獎賽「World ShootOut」廣角組第一名。
為了拍攝加拿大紅鮭洄游畫面,Ace泡在低溫且湍急的水流中,終於完成這張他滿意且令人驚豔的作品(圖提供/吳永森)
唯有親臨才能更加珍惜 藉著攝影傳遞海洋保育意識
2020年因疫情關係吳永森再度回到臺灣潛水,也因為熱愛,臺灣能潛水的地方他幾乎走遍, 他也說臺灣的潛點中最推薦蘭嶼,蘭嶼除了水下景觀可說是世界獨一無二外,當地的達悟族更造就了島上樂天、自在的氛圍,無論是水下或水上都很特別。但儘管台灣有很棒的水域環境,如果民眾對於海洋保育的想法未能真正落實,那海洋資源也只能是消耗品,吳永森無奈道「臺灣人對海洋的印象,就是會問我照片中的生物好不好吃,能不能吃,但外國人的反應是這在哪裡看到?怎麼生活?這沒有對錯,也沒有說臺灣人不好,教育該是政府的責任,是我們從小被教育,這是一個食物不是生物。」
在蘭嶼的日子,Ace潛在達悟族的深海裡,他覺得蘭嶼人應是全台灣最保護海洋的人了(圖提供/吳永森)
「也或許很多人會怪漁民,但他們也沒有錯,如果你沒有讓他們填飽肚子他們要怎麼生活?這不是人民的錯,是政府要讓人民知道我們是一個海島,要保護海洋,不是去破壞。」吳永森補充道,身為一名攝影師,他能做的就是希望透過他的攝影作品,能讓更多人知道原來海洋這麼美,海洋生物是如此有趣,因為只有喜歡,才會保護。海洋的破壞已造成,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事實,能做的只有減緩破壞,不只是在水中活動才能為海洋盡一份心力,減少塑料品使用、汙水處理的普及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但卻能對海洋帶來良善的效益。
微距攝影之美,水下生物奇幻又迷人(圖提供/吳永森)
赴古巴拍攝美洲鹹水鱷是吳永森最危險的一次經驗,與鱷魚之間只隔著一台相機(圖提供/吳永森)
「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創辦人 蘇淮
蘇淮(右二)、陳芃諭(左二)與「海龜點點名」夥伴合影(圖提供/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深根小琉球 跟隨海龜們的足跡
將空間轉換到在2020年國旅大爆發而被擠爆的小琉球,「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蘇淮、陳芃諭於2015年5月,以「讓人與海的距離更親近,讓大海注入生活」做為核心理念,長駐屏東小琉球,透過鏡頭與文字記錄海島生活,提供大家親近海洋的媒介。蘇淮也是PADI潛水暨海龜專長教練,他在小琉球開設海龜生態潛水課程,近年更專注於海龜的調查研究和海洋影像紀錄。
被稱作「海龜痴漢」的蘇淮與陳芃諭在2017年和其他兩位有生物研究背景的朋友開設臉書社團「海龜點點名」,以公民科學家的方式,邀請更多人一起拍攝海龜的照片,透過辨識海龜,試圖拼湊更多海龜的故事、進而關懷與了解牠們。2018年他們在小琉球開設全島唯一家獨立書店「小島停琉」,以海洋和環境為主題,除了相關選書,並展售海洋藝術家創作、環境友善用品等,舉辦講座,成為交流海洋大小事的平台。
「海龜點點名」邀請民眾一起為生活在小琉球的海龜作紀錄,也成為讓大家進一步想要親近海洋、關懷生態的窗口(圖提供/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當真正下潛 才能夠貼近海洋、保護海洋
別看現在蘇淮是個潛水高手,在大學三年級以前卻是個旱鴨子,只因台灣的傳統習俗將大海與禁忌、危險劃為等號,讓許多人對海洋退卻了,直到2010年蘇淮學習水肺潛水,並於2013年成為潛水教練,才讓他的生活與海洋漸漸走在一起。他曾在澎湖、澳洲工作與旅行,在東南亞一帶旅行、考潛水證照,到訪過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澳洲、東加王國等諸多潛點,他覺得,每一個潛點的生態、生物、環境都不一樣,很難比較出喜歡哪一個,「但我目前還是喜歡在台灣一邊潛水,一邊生活,旅行了許多地方,還是台灣最有歸屬感,目前就很喜歡在小琉球生活」蘇淮說道。
而「海龜點點名」則是邀請民眾一同成為「公民科學家」,每隻海龜的臉上、身上鱗片的圖案和排列方式都不相同,就和人類的指紋一樣,因此藉由拍攝海龜臉部鱗片的照片,進而比對辨識海龜,根據「海龜點點名」的回報資料(2017/6月-2020/5月),小琉球已紀錄340隻海龜,並非所有海龜都被命名,有被命名的多是居住已久或比較不怕人的海龜。
蘇淮在小琉球拍攝的海龜照片,贏得PX3法國巴黎攝影比賽業餘組水下攝影銅牌。這隻是「刀疤」(圖提供/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當個稱職的海島之子 別讓海龜與垃圾共遊
在小琉球的這幾年,蘇淮拍過無數的海龜,但他記憶中最深刻的影像,不是牠們與世無爭的超萌模樣,也不是在大海中悠游的閒逸,而是海龜從體內排出塑膠袋的實境影片,當下他才驚覺環境污染對海洋造成的嚴重性,海洋裡有太多危險因子,除了塑膠袋,還有廢棄漁網、魚鉤等,這些漂流在海中的廢棄物,若被這些「垃圾」纏上且沒有經過人為的幫助,海龜很難有機會能夠獨自擺脫,輕則造成慢性傷害,重則導致死亡,而「海龜點點名」中命名的一隻成熟母綠蠵龜「小破洞」,背甲即疑似被船隻撞傷或螺旋槳打傷而缺失一塊,這些發生在海洋中的事若非細心觀察否則難以窺見,但無論是否被發現,這些因人類而造成海洋生物傷害的危險始終都會存在,已造成的傷害或許無法一時半刻即解決,但將人為影響降至最低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小琉球棲居的成熟母綠蠵龜「小破洞」,背甲即疑似被船隻撞傷或螺旋槳打傷而缺失一塊(圖提供/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水母是海龜的食物之一,因塑膠袋外型與水母相似而容易被海龜誤食(圖提供/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觀光發展衝擊海洋保育? 讓觀光資源得以永續保存
2000年後,小琉球劃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觀光業取代漁業成為小琉球主要經濟產業,近幾年來,當地民宿、店家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小琉球遊客增多,垃圾、污水也爆增,而可怕的是小琉球到2017年始興建第一間污水處理廠,迄今未完全覆蓋所有住民與遊客的生活廢水,仍有部分未經處理廢水排進海裡。蘇淮語重心長的表示,觀光是雙面刃,如果小琉球無限制不斷開發,對環境將造成嚴重衝擊。2020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相繼將台灣南部、北部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等級2,讓他感到憂心。相較國外許多熱門景點或保護區,皆採取事先申請、控制流量的管理方式,他認為,小琉球若可以管制遊客總量,不僅保障遊客旅遊的品質,也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觀光業可以經營得更永續長久。
海龜現已成為小琉球的「觀光明星」,但是背後是否有更全盤前瞻的保育政策與計畫,才是能否讓小琉球永續發展觀光的關鍵,目前海龜的生存已相當困難,許多天然的沙灘,已被港口堤防、道路切割吞噬,母龜找不到合適產卵地點,海龜們要回家、覓食都充滿了挑戰,除了透過民間團體的努力之外,期待政府當局也能提出更多相關政策,像東南亞、澳洲等地,他們對於哪些地區可以潛水、哪些地方可以捕魚,有明確規範與嚴格執行政令。
海龜已是小琉球觀光的重要資源,在觀光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是關鍵的課題(圖提供/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結語
如同開頭提到,台灣是座被海洋環繞的島嶼,海洋與我們是密切相關的,或許因為傳統的習俗與信仰讓海洋在過去卻乏被重視的機會,時至今日,生態保育的觀念已漸漸深植人心,或許無法親自縱身入海,但藉著攝影師們的作品也能輕易明白海洋中的璀璨世界並非取之不盡,在看到這些作品時,我們不僅讚嘆一幅幅海平面下的美麗,更該去思索如何讓這些美麗永存。影像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可以打破語言的隔閡,將這股魔力像大海一樣傳遞至遠方,也透過影像將海洋的美麗與哀愁分享給更多的人們,喚醒大眾對海洋生態和海洋環境議題的重視。
欣旅誌 第33期 ▶▶ 水面下的藝術博物館
- 蔚藍之中的鏡頭,以影像守護海洋生態的水下攝影師-專訪吳永森、蘇淮
- 《水下三十米》挑戰標竿 為你呈現水下原色美景-專訪金鐘獎製作人李景白
- 透過《男人與他的海》帶領群眾重拾身為海島國家的驕傲-專訪黑糖導演黃嘉俊
====
撰文/方雯玲 Wenling Fang、Irene、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