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女穿長褲「跨下一大包」引側目 竟是疝氣怕開刀一拖40年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1.03.09 10:36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疝氣不只是男性的專有困擾。今年46歲的謝小姐,有記憶開始,左側鼠蹊部就常鼓脹不舒服,長輩說是「墜腸」,但家人害怕讓她開刀,也聽說疝氣可能自然痊癒,竟就放著不管了,成年之後屢屢因為疝氣卡住痛到坐立難安,甚至曾在捷運站只是被路人的手揮到,就痛到無法動彈,接受手術才解決多年困擾。

俗稱「墜腸」的疝氣,其實就是人體內臟器或組織通過某薄弱處或破洞造成位移,以腹股溝(鼠蹊部)疝氣最為常見,男女生發生比例約為8:1,兒童及老年是罹病的2大高峰期。

嘉義長庚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主任王世憲表示,根據統計,人一生當中,高達27%的男性會發生疝氣,女性則僅有3%,在台灣,每年約進行3萬例的疝氣手術,不但患者會有腫脹及疼痛感,一旦臟器卡住造成箝頓性疝氣,還可能導致壞死性休克,甚至死亡。門診中更曾有32歲女性因卵巢卡住緊急接受手術才成功保住卵巢。

穿著長褲明顯就有「一大包」!謝小姐回憶,上小學前就有症狀,從小到大疝氣陰影如影隨形,不但得忍受他人異樣眼光,且站著不舒服、躺著也不舒服,推也推不回去,直到特地從台北南下接受手術之後,1個月就恢復正常,才知道過去家人跟自己害怕手術、擔心傷口根本全錯了。

腹股溝疝氣若進一步依其形成的機轉與位置,可再分為間接(外側)型及直接(內側)型疝氣。前者是因腹股溝管的內環開口在出生後未完成退化;後者則是因腹股溝管的後壁筋膜層,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變薄,腹壁失去支撐力致使臟器膨出。

王世憲說,青少年及兒童疝氣基本上都屬間接(外側)型,手術原則是以類似束口袋的概念將開口關閉;成人的情形則比較複雜,有時候可能兩者並存(混合型),所以成人手術多以人工網片大範圍鋪蓋「一網打盡」,但破壞程度相對大,術後常有疼痛、異物感、網片排斥、甚至感染等問題。

為解決這個問題,嘉義長庚將單孔腹腔鏡應用在成人疝氣的治療上,手術中先利用單孔腹腔鏡確認疝氣的型態後再做修補,這項精準手術迄今成功完成51例成人的間接(外側)型疝氣,包括9男、42女,年齡層從20歲涵蓋到88歲,整體術後復發率低於5%,慢性疼痛僅占1.6%,不亞於其他手術方式,成果甚至獲國際期刊肯定,登上2020年10月的「科學報導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王世憲強調,腹股溝部位較隱密,疝氣患者常諱疾忌醫,提醒平時若是輕微的疝氣鼓起可先平躺休息,待其慢慢退回;但如果退不回去或造成疼痛則應儘速就醫,以免造成箝頓性疝氣危及生命。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帛琉「旅遊泡泡」妥了!陳時中拍板下午定案 下一波新南向?機率低

帛琉人「旅遊泡泡」來台其實多為了看病 陳時中劃紅線:鬆中帶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關鍵字:

女性 成人疝氣 疝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