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心理諮商已經不是個陌生的名詞,但當真的遇到心理上的困難時,有多少人真的會去找心理師聊聊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心理諮商具體在做什麼呢?甚至也會經常懷疑心理諮商是否真的有用。
心理諮商就像保養品,把大腦外包處理再歸還
心理師在和個案進行諮商的時候,就像是在整理一團毛線球一樣,把個案腦袋裡打結的毛線一點一滴慢慢的解開,點心語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林士傑說:「心理諮商可以幫助個案對自己的狀態有更多的理解,也為自己負責。」
諮商有分個人和團體,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目的與療效。
個別諮商的步調較慢、較穩,主要是先將自己的議題處理好,再與別人建立關係,適合需要多一些安全感的人。
心理師會協助個案覺察過去的經驗怎麼影響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與人際習慣,討論如何進一步更好地照顧與安頓好自己的心情。
團體諮商進行的速度較快、較容易感受到張力與不舒服,適合人格有一定穩定程度的人。
團體諮商的其中一個療效來自於個案看到團體中別人的經驗,個案會有「我的辛苦也有人懂」的感受,個案也可以在諮商過程中,看到別人怎麼走過某些難關。
諮商和一般聊天最大的區別是「方向性」
心理師和個案在對話的時候,是有目標的在跟個案交流。林士傑分享,像是遇到有生涯問題的個案,大多數都有情緒的困擾,需要有人幫忙釐清卡住的點,心理師就會以解決情緒困擾為第一個談話目標開始進行。
簡單來說,在諮商過程中,心理師會在適合的時機做出適合的回應,也包含傾聽、抒發、給予建議,林士傑比喻,就像寫程式的人需要用鍵盤打字,心理師需要用談話來進行諮商,是一樣的道理。
哪時候需要去找心理師?
其實只要覺得自己的情緒跟心理狀態有影響到生活,就算只有症狀、找不到發生的原因,像是睡不好、食慾不佳、情緒低落,都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協助。常見的議題有失戀、職場壓力、人際(家人、伴侶、親子)溝通等等。
林士傑也提到,即使沒有生活上的困擾,想要自我探索,或是對某些議題敏感,也都可以找心理師談談。
台灣(台北)心理輔導的資源
- 各地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資源地圖
- 私人心理諮商所:台北市合格的心理諮商所
- 私人心理治療所:台北市合格的心理治療所
- 各縣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 各級學校的輔導中心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