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14-17°C

小BABY腸套疊 搶救得宜解便正常

台灣好新聞/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1.11 09:26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新聞圖片

四個月大的小BABY,哭鬧斷斷續續,警覺性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急診室主任游俊豪以超音波確認腸套疊,立即會診小兒科主任陳思融,整合影像放射科李雅惠醫師團隊和麻醉科陳柏良醫師團隊,施以「顯影劑灌腸復位術」,經過約10分鐘,完成手術,小BABY的腸恢復正常,已可正常解便。


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典型腸套疊好發在六個月以上到三歲小孩,這個案例只有4個月大的小BABY,求診時可能多被認為是腸胃炎、腹脹或便祕等病症引起。急診室主任游俊豪先以X光基本檢查,再掃腹部超音波,確診為腸套疊。


新聞圖片
醫界仍不清楚腸套疊真正發生原因,小兒科醫師林佐臨建議父母親,發現BABY出現間歇性哭鬧,食慾明顯改變,嘔吐,一定要儘速帶來就醫。等到出現血便,看起來很像「草苺果醬」,代表腸套疊時間拖延過久,腸道組織缺血,黏膜糜爛壞死出血(血便),最後導致腸壁破裂穿孔而引發腹膜炎;若發炎感染擴散到全身,造成敗血症休克。

陳思融指出,腸套疊(Intussusception)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腸套疊是指一段腸子被推擠到另一段腸子裡,可以是大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小腸,或甚至是小腸套入小腸後再套入大腸的「連環套」。家長提高警覺,孩子有疑似腸套疊的症狀便立即送醫,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大大減輕腸套疊的威脅。

熱門關鍵字:

新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