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碩在 1 個月大時,接受了健保的第 1 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結果發現肚臍出現異常的分泌物,進一步檢查發現是「臍腸系膜導管未關閉」,立刻安排手術及治療,避免受到大腸桿菌感染而導致有致死可能的腹膜炎。
翰翰是 27 週出生、體重只有 928 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媽媽對翰翰的發展ㄧ直很擔心,所以都定期帶翰翰至醫療院所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某次檢查發現翰翰的眼神不聚焦疑似有弱視狀況,便協助媽媽轉介給眼科醫師進一步確診及矯治,現在 3 歲半的翰翰視力維持在 0.6 以上,學習力已與正常孩子無異,讓媽媽鬆了一口氣。
7 歲以下有 7 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健康檢查不只大人要做,很多疾病其實從出生就可以預防跟治療,國民健康署依兒童發展時程,提供 7 歲以下 7 次兒童健康檢查,健康檢查項目包括生長評估(身高、體重、頭圍)、身體檢查(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等)、發展評估(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表達)等,透過平常觀察與紀錄,還有檢查時主動與醫師討論的方式,就能清楚了解小孩的發育是否正常。
這項服務只需要帶《兒童健康手冊》、健保卡,並負擔門診掛號費就可以到各大醫院做檢查,未滿 1 歲 6 個月可以補助 4 次、1 歲 6 個月~未滿 2 歲補助 1 次、2 歲~未滿 3 歲補助 1 次、3 歲~未滿 7 歲補助 1 次,因為跟一般的兒科門診不同,所以可以先到醫院詢問是否有提供兒童健檢門診,或是到健保署網站查詢。
除了上述的評估之外,也會診察身邊處理及社會性發展、兒童聽語、自閉症篩檢,讓爸媽及早知道孩子需不需要早療,把握黃金的教育時期;另外還有母乳哺育、營養、發展狀況、口腔保健、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預防等衛教資訊,爸媽也可以請教醫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兒童健康問題。
而出生時給予的兒童健康手冊,建議家長們帶孩子去兒童健檢前,先動手填寫兒童健康手冊上「家長紀錄事項」頁面,參考手冊中的兒童發展連續圖來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將在家中觀察到寶寶的成長狀況或育兒相關問題紀錄下來,一起讓孩子健康長大。
文/盧映慈 圖/蘇鈺婷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