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雁默專欄】不安的和平 ——「中歐投資協定」的歐盟視野

匯流新聞網/雁默 2021.01.04 13:32

海嘯後,中國大量進口德國貨的歷史,然而也正因為中德經貿關係日趨密切,當德國發現自己的重要企業遭中國收購,立即大幅提升了警覺性。

2019年,德國工業聯盟聲明,中國不僅是貿易夥伴,也是制度性競爭對手。法媒劃出了中歐關係的重點,任何歐洲單一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都有可能被中國「吃掉」,因此歐盟應該團結成一個整體,應對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力。

德國工業聯盟一向反對任何國家級的工業政策(也就是計劃經濟),但在遇到「制度性競爭對手」後,立即轉向支持政府以公共投資扶植國家產業的策略。可以說這是歐盟決定走向團結自立的一個關鍵近因。

與此同時所發生的,是川普政府經貿上對歐洲盟友的「極限施壓」,美國愛下指導棋的粗暴對待,又強化了歐盟團結自立的決心。最後,東亞簽署RCEP,則是歐盟決意不甩美國意見,堅持與中國達成投資協議的定音槌,因為RCEP規模極大,開啟了以區域經濟所形塑的新全球化經濟,歐盟深感不能在全球區域化運動中,缺乏一個獨立自主的角色。

以此觀之,說此協定的主要獲益者是德國,不但不公平,也有失格局。

在這個大背景下,又有若干層面:

1. 半導體關鍵技術:

在去年堪稱史詩級的「圍堵華為」一役,美國取得遠高於貿易戰的戰果,但論其斬獲,不單是對中國「卡脖子」,也是對歐洲高科技產業「卡脖子」。

此前,數位科技無國界,一項科技產品裡往往包含了多國企業的專利,實為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象徵。但川普大刀一揮,封鎖了內含美國技術的產品,使得歐洲高科技企業無法供貨給華為。更糟的是,美國商務部刻意在監管上放行美企供貨,卻仍堵住歐洲產品輸中,自然引起歐企的強烈不滿。

於是,歐洲17國簽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畫聯合聲明」,宣示在3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扶植半導體產業。這是歐洲高科技業獨立自主的一個里程碑,說白了,就是一個「科技脫美」運動。

科技自主直接牽動經濟實力,高科技企業看到營收數據下滑會頭皮發麻,背脊發涼。這不是成天空談人權的媒體集團所能深刻體會的議題,更不能將綏靖主義與產業利益直接扣在德國頭上,從簽署國看來,確實牽涉歐洲整體利益,而不是其中任何單一國家。

中美貿易戰或許會緩和,但科技競爭不會停,歐洲若不圖自主,只有夾在中間被碾壓的份,甚至成為最大受害者。

2. 美國優先與第三方槓桿: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像樣的國家對中國的敵意堪比美國,因為這是第一強權獨有的危機感。重點是,美國不只想要聯合盟友對中國亮出拳頭,還希望走「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路線,這意味著犧牲盟友的利益,成就美國續當老大的意圖。

兩種策略無法並存才是現實。

誠然,拜登宣示重回多邊主義陣營,但「明眼國」都看得出來,川普的單邊主義幽靈勢必糾纏拜登四年,這個強國內部的嚴重分歧,與資源分配的高度不均,幾乎不可能讓民主黨放棄「美國優先」路線。

言明不急著重返CPTPP的拜登,已用行為說明了一切 —— 他心有餘而力不足。

歐洲與美國的矛盾絕不僅止於對中國的態度,歐俄關係也是一個痛點,如「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再者,「北約」的內部紛爭;又如美歐遲遲未能談定的「跨大西洋自由貿易條約」(TTIP)。

離美國遠一點,靠中國近一點,有利於歐盟在中美碰撞中套利,但要做一個具有規模的槓桿,歐洲必須團結,奉行同一套標準,採取一致的行動。

當世界第一強權決定自身優先時,傳統西方的分裂就已無可避免,當然,前提是美國無法單靠一己之力擊敗老二。

最後勾勒一下美國意見。

中歐投資協定絕不意味著歐盟親中,這項合作雙方都帶刺也帶盾,歐盟說得很清楚,中國仍是一個制度性競爭對手;對北京而言,也並非此後一帆風順,因此大陸商務部言明「將維護好自身安全發展利益」。然而,既競爭又合作的模式,有利於北京透過中歐樣板,嘗試下一階段的新中美關係,將目前劍拔弩張的形勢穩定下來。

美國對於歐盟堅決自行其事,目前是處於不可置信的狀態,拜登陣營心知肚明,這絕不是歐盟的草率決定,美歐之間已劃開了一條深壑,歐洲為美馬首是瞻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復返了。對中國而言,歐洲往中間靠是利多,對美國而言是利空,但華盛頓還不算處於劣勢。

著名美國戰略專家約瑟夫.伊奈(Joseph Nye),以及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近日分別在「華爾街日報」與「時代」雜誌發表文章,不約而同反對中美將走向冷戰的說法,因為沒有任何國家願意選邊站。

伊奈與布雷默均認為,中美之間走向競合關係才是比較現實的預測,而不是川普政府那種兩極對抗。布雷默還自創了一種描述中美狀態的新詞彙 —— 「不安的和平」。

換言之,華盛頓想贏,就得在競合關係中找到勝機。

其實,一旦歐盟想走自己的路,美國想掀起冷戰的企圖就不攻自破了,以上兩位專家的說法可能是想給美國保住一些顏面,因為華盛頓不是不想戰,而是不能戰。既然不能戰,就要強化管控機制,以免不由自主落入明知不能戰,卻又不得不戰的大國悲劇裡。

歐盟,或精準地說,德國總理梅克爾為自己打了漂亮的一仗,不必在中美間居中斡旋,就能達到消弭冷戰的目的。

在人類歷史裡,「不安」是日常,「和平」是異常,「不安的和平」依然是和平,所以仍彌足珍貴。

圖片來源: 路透社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雁默專欄】中天轉戰網路 人人自危?

【雁默專欄】2020年 美國輸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