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知名歌手IU在台灣也擁有眾多粉絲,在樂壇、影界都有好成績,但她近日坦言自己從20歲開始就有嚴重失眠問題,甚至怎麼運動、曬太陽也都很難有睡意。其實像IU這麼年經就失眠的個案並非少數,精神科醫師分析,年輕族失眠多數都跟壓力有關,因為睡前會想很多,就讓入睡變得比較困難。
個性求好心切、完美主義較易容易出現失眠
人能夠入睡跟大腦中的褪黑激素有關係,它像是一個訓號告訴身體可以睡覺了,但隨著年紀越大,褪黑激素上升的幅度會越來越小,這樣難道不是老了才比較會失眠嗎?
其實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臨床上確實有年輕族群失眠的問題,可能想到明天要上學、上班就會讓他很焦慮。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說:「在門診就曾遇過學生失眠,發現患者在星期五、六就會睡得比較好,但到星期天隔天要上課就會睡不好。」
「通常這樣的個案都是有焦慮性格的個案,個性比較求好心切、緊張、焦慮,尤其是完美主義等。」潘怡如分析。
配合悠長呼吸運動!穩定自律神經
正因為焦慮、壓力大,睡前想東想西反而越睡不著,潘怡如建議:「可以想想自己的焦慮來源是什麼?在心態上去做平衡。比如你是一個上班族,焦慮來源是隔天早上九點的會議,如果把它移到早上十一點或是下午一點,可能對於睡眠的影響就沒那麼大。」在前一天做行程上調整,減少自己的焦慮感。
另外生活方式的調整也很重要,可以多進行舒緩身心的活動、運動,讓呼吸會緩慢悠長像是瑜伽、氣功、靜坐,潘怡如說:「在一個星期當中做的頻率比較高的話,會降低你焦慮感,會讓自律神經比較穩定,睡眠品質也會比較提升一點點。」
世界上沒有不改變的事情 找到壓力來源調整步調
因為持續不改變生活型態、想法的話,失眠狀況可能會從短暫行為變成「慢性化」,就像些患者只要上班看到老闆,就會想到老闆念他績效不好,因為壓力源一直持續,那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持續性,當然失眠也會持續。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不改變的事情,潘怡如說:「患者也許慢慢會發現生命中有更重要的事情,可能就不是那麼在意原本的事情,或者有些同事離職、換工作、找到因應壓力的方式,對原本的事情就沒那麼在意,甚至說改變了人生觀,也可以把他的工作跟生活分得更清楚。」
了解到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讓自己緩慢調整自己的步調,人生觀的學習、自我狀態的調整。失眠對於身心靈影響極大,但越是睡不著千萬別強迫自己睡覺,嘗試釐清自己壓力、焦慮的來源,學會解決改變這些問題。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