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2歲女童僅10公斤比妹妹還瘦! 補好「心臟破洞」才長肉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0.10.24 10:00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2歲的小美(化名)一出生就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心房中膈缺損,心臟得花費更大的力氣將血液打到全身,同齡孩子們都有13到15公斤,小美卻只有10公斤,甚至連妹妹都追過她的體重,運動功能也不好,擔心的家長決定讓她接受心導管手術,關閉心房中膈的破洞,這才讓血液流向正常,也開始長肉,體重開始上升。

一般正常心臟血液流通方向,是從上下腔靜脈流到右心房,再進到右心室,從肺動脈打出去進到肺部換氣之後,經由肺靜脈回到左心房進到左心室,再由主動脈打到全身。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表示,但小美一出生,心房中膈上就有一個0.6公分的小洞,定期追蹤1年多下來,發現因左心房壓力大於右心房,使血液從左心流到右心,不僅造成到肺部的血液增加,還得花費更大的力氣將血液打到全身,加重心臟負擔。

其實不只心房中膈缺損,裘品筠說,心室中膈缺損也會使孩子發育緩慢,一旦心室缺損的位置太靠近動脈或是心室中膈缺損太大,加上伴隨著主動脈跟心室中膈異位時,孩子心臟衰竭的症狀會更明顯,不僅無法一次吃完一餐,得分段吃之外,呼吸也容易喘,在吃不好、又呼吸費力的情況下,消耗更多能量,生長就更加緩慢。

面對這種情形,往往得考慮使用心導管手術將缺損封閉,讓血液流向正常,也可以減少心臟負擔及消耗。

裘品筠指出,其他如開放性動脈導管、心室中膈缺損、心房中膈缺損等比較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及肺動脈狹窄,同樣可經醫師追蹤評估及檢查心臟嚴重程度後,在適當的時機做介入治療。而比較罕見的冠狀動脈廔管引起的心臟衰竭、發紺性心臟病或是單一心室循環的病友,也是小兒心臟科醫師可以介入治療的範圍。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效應沒了!8月醫療服務量爆多2.5% 11月討論「健保漲定了」

【有影】你的頭痛不是頭痛!一到傍晚固定頭痛 恐是青光眼快失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