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成立 呼籲超前部署「在地國際化」人才培育

yam蕃薯藤新聞//蕃新聞 2020.10.08 10:00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與防疫措施對全球造成巨大衝擊,許多青年學生被迫中斷或取消海外留遊學及研修的計畫。在學生面臨求學規劃重大變革之際,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呼籲應超前部署「在地國際化」人才培育,透過低門檻的創新參與方式,幫助青年學生提升國際素養。

 

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議,並選出首屆理事長與常務理事。甫當選的劉慶仁理事長表示,臺灣作為全球社會的一員,需要具備國際素養的青年人才,然而歷年數據顯示,曾進行國際移動,累積國際經驗的青年學生僅約6%,透過「在地國際化」幫助其餘超過9成的青年學生,提升國際素養及全球競合力,是協會成立的宗旨與未來努力的方向。會議當天特別邀請淡江大學張家宜董事長以協會顧問身分蒞臨指導,張家宜董事長表示協會的成員許多都是國際教育界的好夥伴,她也特別期許協會能持續健全組織,並發揮創意、積極發展。國立中正大學馮展華校長相信這次疫情將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有深刻影響,作為現任大學校長,他以行動支持,率先成為協會團體會員,會議當天特指派國際事務處任春平教授代表出席。

 

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同時也是實踐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副校長的郭壽旺常務理事則表示,「在地國際化」內涵相當豐富,也是當前國際教育的方向,未來將邀請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等透過座談、研討會等方式,勾勒更清楚的議題與行動方案。同為協會理事的國立臺東大學張永明教授進一步指出,疫情時期所帶來學習上及工作上的「零距離」改變與創新,更凸顯後疫情時代「在地國際化」人才培育的迫切性。

 

臺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為一非營利之社會團體,為幫助更多青年學生向外探索,鏈結全球,將以「教育文化」、「數位創新」及「國際交流」之三大核心理念,提升青年學生國際能力,累積國際經驗。洪志衛執行長表示,協會成員囊括產業、官方、學界及法人等近50人,包含教育文化、公共行政、財務金融、數位新創、傳媒影視、數據分析及廣告行銷等,未來將整合教育機構與相關產業能量,推出「在地國際化」實體課程,並舉辦各式線上線下活動,包含「在地國際化」資訊平台及專題報導、國際傑出人才影音專訪及高峰會、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社群網站經營等。

 

首屆理事包含劉慶仁理事長(前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國立中正大學馮展華校長、實踐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郭壽旺副校長、國立臺東大學張永明教授、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李沃奇(William Vocke)榮譽執行長、財團法人中文數位化技術推廣基金會魏林梅秘書長、竹風教育基金會徐子鑑董事等,陣容堅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