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2020臺北藝術節「共想吧」聚焦世代與未來想像

民生@報/ 2020.09.03 18:17

【文/陳小凌】臺北藝術節的「共想吧」單元,是為了論述思考打造的一個平台,致力媒合臺灣與亞洲藝術家,開創新的藝術面向。今年帶來3組臺灣藝術家發展中的全新創作,包括林宜瑾《工尺鼓詩》、葉名樺《SHE》、「鬼丘鬼鏟」《圖書室錄音》,主題聚焦世代與集體,藉由過去和現在之間的傳承與對話,擴增面對未來的力量。

 

葉名樺《SHE》。臺北藝術節提供。

 

策展人鄧富權表示,研究與批判性思考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基礎,所以才特別規劃「共想吧」,讓不同領域、各國的藝術家們有一個空間及較長的時間,能更深入的調查及對話;透過「共想吧」,也能培養新、中生代的藝術家,創作出更豐富的作品。今年3組作品透過集體與個人的視角,探究知識和經驗的傳遞,以及世代之間的記憶課題。

 

以非典型空間為主要創作的臺灣獨立編舞家及舞者葉名樺,結合舞蹈、文件、聲音及影像等不同媒介,以講演式展演呈現《SHE》,回顧二十世紀橫跨歐亞的舞伶,於9月5日至9月6日在臺北試演場演出2場。

 

《SHE》的創作起源於葉名樺對自身的好奇──自己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參照歷史上有名的女性舞蹈家、編舞家等,透過她們的生命故事,與她們對話。演出分成三段,葉名樺以「扮演」的方式,運用不同的身體表演呈現多位女性舞蹈家及女性形象,分別是現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日本舞踊、舞踏、橫濱瑪莉(西岡雪子)及英國知名芭雷舞伶─瑪歌.芳婷(Margot Fonteyn)。

 

《SHE》第一段以朗讀念書的方式,與觀眾分享鄧肯的的著作,討論身體的自由,探尋自身對於身體的運用,以及他人是否能定義獲認同自己的身體。第二段透過曾在日本看到藝妓演出的經驗,帶領觀眾從歷史進行身體的探究,如表情、姿勢等肢體運用。最後一段則是探討芭蕾舞,想了解被視為精緻舞蹈的芭蕾舞,究竟為何到了現代卻被視為老東西。葉名樺表示,希望帶給觀眾一些觀看舞蹈的線索,藉由互動的過程,連接不同思想領域的辨證,如同進入跳蚤市場般的尋寶體驗。

 

臺灣編舞家林宜瑾帶來作品《工尺鼓詩》(Siāng-Tshe-Kong),她從阿公的亂彈戲手抄本「工尺譜」出發,以講座式展演的形式,結合北管、古箏、鋼琴及影像等,帶領觀眾踏上從記憶潛入歷史的旅程,探索人與生長土地的連結,以及自我生命對身體的挖掘,於9月5日至9月6日在臺北試演場演出,共計2場。

 

林宜瑾帶來作品《工尺鼓詩》。臺北藝術節提供。

 

林宜瑾作品以探索自身文化為主要出發點,透過深入調查在地文化、語言、社會歷史等背景,從中看見在這塊土地成長的身體是如何構成。《工尺鼓詩》邀請觀眾一起回溯傳統中的變與不變,當生活在演變的時候,傳統的東西也在變,只是什麼是可變,什麼是精神,如何保留下精神,而在其他位置上創新發展。她期許在追尋的過程中,找回與上一代對話的方式,藉由理解或感受,進而欣賞那些過往的美好。

 

獲得2017年台新視覺藝術獎的「鬼丘鬼鏟」,主創李奧森今年與攝影師陳藝堂及藝術家馬可斯・盧騰思合作,延續去年《VX》,進一步創作《圖書室錄音》,融合電影影像、催眠、聲音等元素,引導觀眾展開意識的旅程,思考暴力在集體意識中的位置,以及暴力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跡,於9月12日至9月13日於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聲響實驗室呈現,共計6場。

 

「鬼丘鬼鏟」擅長以暫時性情境建構(constructed ephemeral situations),進行現場藝術創作,作品以都市暴力、全球政治動亂、身體記憶、歷史重演及觀眾參與的集體心理狀態與詮釋為主要範圍。導演李奧森表示,全球因為疫情進入限制個人移動自由、政府擴權的半休眠狀態,期望在《圖書室錄音》中討論集體的消失,以及集體停滯狀態是否可以帶來對於未來的新想像。另外,會播放影片,並由陳藝堂發展一系列的影像紀錄,透過調度物件、機器、人物的方式,設計時間中止及不同性質的睡眠狀態,捕抓睡眠與死亡之間的飄浮時刻,呈現人在充滿暴力的時代所面臨的心理困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