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瘦肉精的肉會流向哪裡?食安學者:香腸、罐頭、貢丸最可能出現

Heho健康網/盧映慈 2020.09.02 12:30

新聞圖片

台灣將在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放寬美國牛肉跟豬肉進口的管制,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可以合法進口到台灣。但這也引發了一陣「食安」的疑慮。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則說,以現在的台灣肉品交易方式來看,美國進口的冷凍肉品最容易流到「業務用」的肉品,「也就是一般民眾無法從外觀馬上知道來源的肉品。」

目前台灣開放進口的,是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瘦肉精肉品,這在多種瘦肉精中算是毒性相對低的一種,但因為在停藥之後,肺、胃及腸等內臟的殘留量仍高,可能會造成心悸、手抖、冒汗等副作用,所以在台灣養豬業中是禁用的。

但現在開放瘦肉精的肉品進口,也讓人擔心這些殘留藥物的肉可能流到市面上的肉品通路,可能會有「瘦肉精中毒」的疑慮。

瘦肉精的肉會流向哪裡?加工肉品最需要注意

像是香腸、罐頭等加工食品,或是有些小吃店或餐廳會使用的組合肉,或是加工調味後的肉,很可能會成為這些進口肉品的主要流向。許惠玉說,因為民眾看不到實際的來源,只能從「標誌」中去判斷,「這就只能看業者的良心了。」

除了這些來源之外,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長楊登傑說,台灣的肉品加工比國外發達得多,包含像是貢丸、肉鬆,其實也都是可能用到這些豬肉原料的產品之一,「而且國外雖然也有香腸,但製程跟台灣不同,這些不同於國外的肉品,其實台灣自己也應該要做『自己的』食品安全的評估。」

至於滷肉飯、涮涮鍋等常見的料理中,比較不會出現美國豬,因為兩者味道差距很大。台灣的豬肉都是「現宰」加上「從小閹割」,現宰的時候會放血、少掉腥味,閹割則會少掉雄性激素帶來的特殊氣味,所以味道比較不那麼重;另外,台灣豬大半是吃處理後的廚餘,不像美豬是吃飼料,所以長年習慣吃台灣豬的人也可以分辨出來兩者味道不同。

但許惠玉也擔心,如果吃習慣美國豬,其實味道就很難分辨了,「就像美國人從小吃美國豬,也沒有覺得難吃。」再加上最有可能殘留瘦肉精的「內臟」,味道幾乎沒有差異,滷味攤的豬肝、豬腸可能是「不能再吃」的禁忌。

楊登傑則說,內臟的確是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因為內臟殘留的瘦肉精是最多的,目前看起來雖然還在容許範圍內,但加工食品的食用量就很難計算。「如果能少吃的話盡量少吃。先不論瘦肉精,其實膽固醇、過多的脂肪也是一個問題,內臟類少吃還是比較好的。」

文、圖/盧映慈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面對瘦肉精豬肉襲來!民眾該如何自保?專家:這5大族群應少吃

國人每個月吃高達 3 公斤豬肉量!董氏基金會對「瘦肉精」三大憂心

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可能促進心跳加快!藥師:心血管患者應少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