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行動環保教育車」在花蓮迎接闖關體驗

慈善新聞網/ 2020.08.23 14:03

  位於後山東部的花蓮鄉親,將可親自體驗在西部地區引起小朋友排隊熱潮、精心打造的環保教育闖關活動!

  「孩童寓教於樂的笑聲、驚奇闖關歡呼聲」,為迎接「慈濟環保三十年」,慈濟基金會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一起打造的「行動環保教育車」,結合科技闖關,在西部縣市展示獲得熱烈的迴響,目前正式移師到花蓮地區,於8月22日下午,也就是「慈濟環保三十周年」前一天,在慈濟大學校門入口完成綠化及美化佈置後,8月26日起正式對外展出!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區分為兩個館,包括【低碳心生活館】及【與地球共生息館】:

【低碳心生活館】

  第一關【碳足跡】:此關會說明包括製造一件衣服或家具,從原料的開採,運送途中汽油的消耗,到加工製作的用水用電,機器設備的損耗,到最後運送到消費者,整個過程都會產生出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這就是碳足跡。

  第二關為【Koko的故事】:大猩猩Koko於1971年7月,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動物園,會1000個人類手語,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中播放Koko用手語表達對地球的愛與關心,以及對人類的呼籲。

  第三關【衣的足跡】:會用全球每秒賣出2萬瓶飲料的新聞報導,但這些五顏六色的寶特瓶去哪呢?是當垃圾處理?還是,回收再利用?說明如何透過寶特瓶製成衣服。

  第四關【1筷省水】:是一個趣味互動‧Q&A的關卡,強調珍惜水資源,從扭開水龍頭開始,翻轉您的用水習慣。

  第五關【隨身五寶】:只要隨身攜帶杯、碗、筷、手帕、購物袋,就不會製造不必要的垃圾。環保要做到「清淨在源頭」真的很簡單,就從這「隨身五寶」開始。

  第六關【蔬食三好ㄊㄢˋ真多早餐車】:從每一天的早餐的選擇,檢視我們製造了多少CO2,要幾棵二十年生的大樹才能補救回來!

  第七關【蔬食三好樂樂牛】:到底誰搶走人類的糧食?還讓地球發燒了,共有8題問答題,趕快來搶答。

  第八關【行的足跡】:KoKo想去找牠的好朋友草莓,正在傷腦筋,怎麼去最減碳?那你呢?移動一公里路程的排碳量怎麼算?

  第九關【節能減碳進行曲】:一部二手回收的單車組裝而成,還能直接看到踩腳踏車真的能發電,快來算一算,到底要踩幾小時,才夠我們一天的用電量。

【與地球共生息館】

  第一關【發燒的地球】:互動 Q&A透過廢棄寶特瓶做成的半圓球體,呈現被塑膠及寶特瓶汙染的「水中世界」。

  第二關【環保一條龍】:完整呈現環保再生製程,從最源頭回收廢棄寶特瓶到環保織品,透過環保教育製程示範。

  第三關【我的一日足跡】:趕快算算自己一天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看總積分(領獎品)。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靈活機動,可隨時移動到需要的場合,不受限於空間,能巡迴在全省各地,讓參訪的學生、民眾體驗不一樣的環境教育,更是以科技結合創意,充滿互動的情境教育。

(文:TCnews新聞中心,圖:慈濟基金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