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趙露思 五月天演唱會

自殺者想終結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台中「張老師」中心與您一起擁抱那些孤獨的靈魂

中央社/ 2020.08.10 09:2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0810 09:23:00) 前幾日傳出日本電影《戀空》男主角三浦春馬於家中自殺身亡的消息,令眾人不勝唏噓,各種驚恐、悲傷、疑惑如潮水般引發網友討論;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台灣的自殺率從103年開始,每年以約3%的幅度逐漸上升,在過去二十年來也一直是高於全球平均自殺率。

自殺往往並非自身議題,常連帶著牽引身邊親朋好友的情緒。若自殺並非初次,而是反覆發生的情形,此時陪伴在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容易會出現無力感及消極面對的想法。台中「張老師」中心針對以上情形,提供以下4個方法,邀請陪伴者一起在幫助對方之餘,也能好好照顧自己:

1. 時常觀察自己的狀態:當心中有一種「事情似乎不會好轉」的無力感產生,容易使人陷入更多負向思考的循環。需定期關心自己心理的狀況,避免掉入了同理心的氾濫裡。

2. 反思自己這麼做是為了對方,還是自己:我們可能會產生希望對方「不要這樣做」的心情,轉而有些開示、勸導的行為,甚至以自己的感受強加在對方身上,試圖讓對方產生愧疚感;這些都是正常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因此應該停下來好好檢視自己的行為真的為對方好嗎?還是只是希望滿足自己的需求呢?

3. 相信每個人都是有力量的:有時候我們會不經意認為對方是脆弱的、敏感的。如:不敢與對方談論自殺這件事、害怕對方表達自己的情緒…等。這樣反而會降低了他們對自己的肯定,而強化他們認為自己不好、沒能力的想法。因此,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的。

4. 不帶評價的同理:真誠的同理對方的處境,理解他的痛苦,避免說出:「不要想太多啦!」、「你就不能再努力一點嗎?」…之類的話。可以試著對他說:「我理解你的感受,那真的讓人喘不過氣。」、「我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陪在你旁邊,若你有什麼話想說,我很願意聽。」,讓對方有更多空間與機會抒發自己的感受。

台中「張老師」呼籲若面對身邊有自殺意念的人,在陪伴過程中,除了給予支持與安慰,更需要給自己舒緩的空間,找到適合彼此的距離及方法。若在陪伴中感到失落、無助、疲憊,請撥打「1980─依舊幫您」輔導專線,讓電話另一端的「張老師」為您留著一盞燈,聽聽您的心聲,一起面對困境。中華電信之用戶(手機、家電與公共電話)直撥1980專線,皆是免付電話費用。

訊息來源:社團法人中國青年救國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