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我到市場去收塑膠袋時,很多袋子都被丟棄在地上,所以只好當『跪』夫人,跪著一個一個去收,長期下來不少攤商看我這樣做深受感動,也開始不一拆包裝就隨意丟,反而會整理成一袋一袋讓我去收,然後我就騎著腳踏車,唱著『(台語)做環保沒煩惱,身體好天天都快樂。』」王麗花分享著,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回收塑膠袋做環保愛地球,宜蘭南門里有一處塑膠袋回收站,志工王麗花與環保志工們幾乎每天都會聚集歡喜做環保,不止回收分類塑膠袋還會宣導環保的重要,8月3日宜蘭市長江聰淵特地前往表揚,並親身體驗剪塑膠袋工作。
江聰淵表示,塑膠袋、塑膠瓶、廢紙、鐵鋁罐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塑膠袋更是幾乎隨手可得,垃圾與回收常在一念之間,隨手丟棄是垃圾,資源回收變成寶,觀念的建立才是最重要。
宜蘭市公所清潔隊每日負責全市的垃圾收運及資源回收,但隊員人力有限,民眾做好分類才是無限,慈濟環保志工無怨無悔為地球為環保付出真得很感動,特別是看到每個人蹲著分類,還要剪掉有顏色的部分,真得很辛苦,但大家卻不嫌麻煩,認真用心去做,真得非常感動,感謝他們的付出。
每天午後,王麗花會騎著腳踏車,前往傳統市場回收塑膠袋,回收後還得分裝成大袋,並用腳踏車分批載送至慈濟環保站,常遇到可回收物與垃圾夾雜,不僅要忍受異味,還會不小心碰到檳榔汁、痰液甚至是尖銳的碎玻璃等,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挑出垃圾及小心避免受傷。
王麗花說,做這些都是為了有乾淨的塑膠袋回收,愛護地球人人有責,證嚴法師曾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因此身體力行,不要讓地球再暖化下去了,感謝慈濟環保志工一同加入,進行塑膠袋的分類工作,更感謝石余秀英女士無償提供土地,讓大家有一個回收站。
王麗花幾乎不公休,即使腳不舒服,甚至春節都仍騎著單車去回收塑膠袋,她說,每個塑膠袋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會污染周圍的土地和水質,而焚燒過程所產生的有害氣體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因此希望大家能減少使用塑膠袋,攜帶購物袋出門,即便使用塑膠袋也要做好分類回收工作。
在南門塑膠袋回收站有著環保志工們自製的分類表,大家把可以回收的塑膠袋類型與不可回收的貼在看板上,讓民眾了解。環保志工說,沒有彈性的或是大部分的食物袋和清潔液體袋子都屬不可回收,束帶也有分可以回收和不能回收,最重要就是從根本做起,盡量不要使用,讓地球永續發展。
(撰文、攝影:鄭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