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照明商店 mlb 文化幣

斐濟新聞媒體應邀參訪臺斐雙邊合作計畫成果

中央社/ 2020.07.06 12:48

斐濟新聞媒體應邀參訪臺斐雙邊合作計畫成果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0706 12:47:06) 為慶祝斐濟共和國50週年獨立紀念,和中華民國與斐濟雙邊近50載的合作情誼,以及彰顯中華民國技術合作計畫協助斐濟因應COVID-19疫情、經濟與糧食安全的挑戰,我國駐斐濟代表處於109年6月24及25日,邀請斐濟電視台(Fiji TV)、斐濟時報(Fiji Times)、斐濟廣播公司(FBC)等10名電視、報紙、廣播電台、雜誌與網路新聞等當地主流媒體的主編與採訪記者參訪國合會駐斐濟技術團執行臺斐農漁業合作計畫的成果。

媒體記者們在黎倩儀大使和館團人員的陪同下,以兩天一夜環島方式,先後參訪Galoa水產站、Sovi Bay輔導農戶、Sigatoka技術團團部示範農場、淺山Nadala村輔導農戶及Caboni水產站等五處臺斐農漁業雙邊合作計畫現址。各家媒體陸續報導此行所見所聞,斐濟農民在臺灣近50載的協助下,從早期提昇蔗農生產力,到引進多樣蔬果計畫及近期熱帶果樹計畫及水產養殖計畫等,改善農村生活及經濟獨立的成功故事。

例如斐濟電視臺(Fiji TV)於6月26日報導偏遠山區Natalivatu Nadala村農戶見證了在臺灣技術團輔導下,農業顯著改善與進步的報導。在長達3分半的新聞畫面中,記者採訪Sulueti Bebe女士等多位該村農民,使觀眾瞭解位處交通不便深山的斐濟農民,在臺灣技術團協助下達到自營自足的成果。黎大使在受訪時也強調糧食安全與栽種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及臺灣在1978年即與斐濟進行農業合作計畫,為臺斐雙邊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斐濟第一大報斐濟時報(Fiji Times)於7月2日,以「克服萬難」為主題,全版篇幅報導「成功女性農民呼籲更多女性從事農業」、「無悔務農」、「農民受益於合作計畫」及「水產站可產出132萬隻蝦苗」等4則採訪新聞,詳盡報導了臺灣技術團在Nadala、Sovi Bay、Sigatoka、Galoa等村協助農民栽種蔬果或養殖蝦苗等情形。黎大使受訪時也表示,臺灣技術團已成為斐濟農業合作的標誌,我國政府與人民與斐濟共享民主自由價值觀,希望各項執行計畫確能有利斐濟人民,並在受COVID-19衝擊之際凸顯糧食安全的重要。

此外,廣受歡迎的網路新聞平台Fiji Village陸續於6月24日上載了題為「對蝦需求持續」的報導,引述Galoa水產站管理人Teresia Nereketo應訪表示該站正持續收到當地農民對蝦苗的需求等語,也報導海水蝦與淡水蝦的養殖計畫是由臺灣技術團與斐濟漁業部於2018年開始執行。另外在6月26日也上載了一篇題為「栽種番石榴使一位74歲農民能出國旅行並養育一家」的報導,農民Pushkar Charan受訪表示臺灣技術團協助栽種番石榴讓他能提供3名子女教育,自己也能出國旅行並養育一家之眾,如果沒有臺灣技術團的協助,他無法獲得今天的成就。

這是駐斐濟代表處首次辦理邀請轄區內媒體記者訪問臺斐雙邊合作計畫成果,一方面促進斐濟媒體深入瞭解「臺灣模式」的援助計畫,以「人」為本的精神與特色,並透過斐濟農民因受我國協助而成功的故事,透過各類媒體平臺宣傳中華民國臺灣與斐濟同享自由民主價值,是真誠友好夥伴。媒體的陸續報導,也證明此次參訪行程已獲得廣大回響。

上述新聞報導內容與網路連結均已分享在駐斐濟代表處的臉書粉絲專頁上,讓僑胞、國民與關注我國動態的友我人士一同閱讀與分享。

訊息來源:外交部外館消息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75278.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