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青銀共學 打造上林生活實驗室,南華大學深耕在地,促進社區及產業發展

中央社/ 2020.05.29 16:32

青銀共學 打造上林生活實驗室,南華大學深耕在地,促進社區及產業發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0529 16:32:02)南華大學師生近年透過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氣候變遷教學活動」之補助,以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為基礎,逐步解決嘉義縣大林鎮上林社區「氣候變遷調適」中生物多樣性、水資源、農業生產等問題。更於108年起透過課程舉辦社區野菜資源調查及利用、頂員林埤優養化解決方案,與社區共創解決方案,迄今為時一年多的時間,以青銀共學的方式,打造上林生活實驗室,促進社區及產業發展。

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表示,近年南華師生除了在專業領域持續研究創新外,更主動積極結合當地社區及產業發展,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所在地區繁榮與發展,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林俊宏副教授指出,「生活實驗室」是指在現實的場域中,會有許多生活及環境會面臨的問題,透過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製作原型、驗證,以改善各類問題。社區面臨的問題,透過大學與社區民眾共同討論,並藉由青銀共學共創驗證可行方案。在全球氣候變遷劇烈之環境下,大林鎮在未來面臨水資源短缺之風險高,更會影響到當地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孫家榕理事長說,上林地區緊鄰南華大學,為傳統農業社區。社區有一個具灌溉功能的頂員林埤,未來思考結合埤塘與社區生態農業,打造環境無污染社區,也可從這塊土地上蘊育物產,會讓居民享有豐富永續的資源,共同發展具有社區特色的氣候變遷調適方案。

社區野菜、家戶庭院種植作物多耐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災害,南華大學與上林社區合作生活實驗室,透過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環境科學」課程,與該社區合作社區野菜、家戶庭院種植作物調查及利用,以作為後續遭遇天災時可採用之食用資源,並製作成野菜食譜,達到青銀共學之目的。

孫家榕理事長提到,田邊植物很容易被大家以為是野草,但長輩以前都會食用這些野菜,他們生命力非常旺盛,也不會得蟲害,挺得過各種天災,年輕一代大多不認識田邊野菜的用途了。

參與課程的生技系大四陳裕絜同學說,社區長輩帶著我們透過分區帶領踏查,向學生介紹社區各角落的野菜位置、食用方式、俗名等,再透過生技系的專業辨識並在google地圖上定位,將社區資源數據化。陳怡安同學表示,課程最後以「野菜復興煮義」為題,選定社區常見野菜或家戶庭園作物作為食材:豬母奶(馬齒莧)、地瓜、地瓜葉、九層塔、苦瓜、香蕉、龍鬚菜等,依照學生至社區訪談耆老之記錄,設計並與社區長輩製作以下菜餚:地瓜稀飯、炒豬母奶(馬齒莧)、燙地瓜葉、九層塔炒蛋、炸香蕉、炒龍鬚菜、白玉苦瓜湯,將社區長輩的野菜或家戶庭園作物製作成食譜,並到社區與長輩共煮共享。

頂員林埤為社區重要灌溉用水,但埤塘內因為優養化滋長空心菜及布袋蓮,將埤塘水域陸地化,減少蓄水量。林俊宏老師透過「氣候變遷調適」通識課程,帶領學生以生態友善為基礎,考量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方向,設計解決頂員林埤陸地化的方案。南華大學生技系大一邱俞瑄同學表示,透過實地踏查與訪問社區長者,擬定的行動方案可以更貼近社區使用者之需求。

南華大學亦透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於上林社區成立駐點,持續深耕城鎮社區,將系統化知識及成果回饋地方,達到共好共榮之目的。

訊息來源:南華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73225.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