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與關山慈院一起成長 領受正向能量續向前

慈善新聞網/ 2020.04.30 00:02

圖為二○一五年一月南橫部落IDS 巡迴醫療,余心怡為村民治療。

  我是臺東在地人,海端鄉出生,長庚技術學院(現「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科畢業。因為家庭因素,父親不希望我到都會區工作,耳聞關山有一所慈濟醫院,要我畢業後回來就業。所以我一畢業,在不是很願意的狀況下投了履歷表,在家等幾天後接到醫院人事通知面試,面試時得知這裡的護理師是內、外、婦科都要會的「雜科」護理,其實心裡有點忐忑。二○○五年九月,開始了在關山慈濟醫院的護理臨床生涯,進入病房區服務,接下來的七年,遇到了很多的喜、怒、哀、樂⋯⋯

菜鳥時期「死定」的糗事

  記得還是菜鳥護理師時,看到醫師會害怕,覺得萬一在醫師面前說錯話很丟臉。記得有一次照護一位發高燒的患者,我備了冰枕給患者但仍高燒不退,向輔導學姊求救,學姊很溫柔的要我練習自己打電話給主治醫師回報情況。當時帶著恐懼害怕的心情撥電話,「某某醫師您好,某某病床發高燒,給予冰枕使用仍未改善,病患持續寒顫不適⋯⋯」醫師很快回我:「好啊,那就給『死定』(Stin,退燒針劑)。」當時太緊張,聽到醫師回我「死定」時,我心想「就只是發高燒,為什麼醫師要說死定了?」我回頭看學姊,學姊問:「醫師的處置是什麼?」我不敢回答這個不確定的答案,因為醫師回我「死定」時,我已經嚇死,只好硬著頭皮跟手機那頭的醫師再問一次:「請問要給什麼醫囑?」電話那頭醫師說話愈來愈急促,就一直重複「死定」、「死定」、「死定」⋯⋯當時我冷汗狂流,我想一間醫院連發燒都搞不定嗎?回頭看學姊也快不耐煩了。我對著電話那頭的醫師說:「醫師,現在電話收訊不好,能不能再講清楚一點?」電話那頭的醫師應該已經在握拳了吧,於是他一字字拼出藥名,「ABCD 的A⋯⋯,ACETYLSALICYLATE,Stin。」原來是Stin !我掛完電話後誠實告訴學姊,我做了這件大糗事⋯⋯

不管是醫院內部行政管理或參加人醫會義診,余心怡不斷學習、自我突破。圖為臺東成功義診。

感念丘媽 學會臨終關懷

  因為我們病房是內、外、婦產科病人皆有,住院尖峰期時忙得團團轉的階段我也很幸運的參與其中,而最特別的是,我在臨床第二年就遇到許多癌症末期的患者,就像是我的宿命一樣。

  當時的家醫科醫師是已故的丘昭蓉醫師,「丘媽」是一位非常用心的醫師,她推動IDS 巡迴醫療,照顧病人真的是視病猶親,是我臨床工作上的楷模,病房只要有她的癌末患者,她評估病情已快到終點時,就會帶領我們在病床旁跟病人說話,陪伴家屬給予關懷,甚至在醫院過夜陪病人走最後一段路,那種陪伴是溫暖的,讓人感動的,對當時安寧醫療的概念不是那麼普遍時,我們面對末期病人總是帶著恐懼,怕沒有達到家屬積極搶救生命的要求,怕讓患者留一口氣被帶回家,常常帶著「風水輪流轉」的心態上班,希望病人生命終點的輪盤不要在我上班時間停止,但我總是停住輪盤次數最多的人,也從一個不會照護癌末患者的護理師,到可以依生命徵象判斷瀕死現象,讓病人與家屬表達對彼此愛,漸漸的,我不再害怕照護末期病人。

  深刻記得有一位快七十歲的男性癌末患者,從住院後就沒有家屬來探視,每天愁眉苦臉,所以我只要上班就會去看他,陪他說話,雖然他不愛講話,但只要我們去看他,他的眉頭就不會深鎖,臉上充滿笑意。我們請志工每天陪伴他,志工轉述,他其實曾有妻子、孩子,但也許傷害家人後,子女全不願意認他,即使他進出醫院多次,都沒有親人陪他。他要離開人世的那天夜晚,我們放佛經給他聽,注意到他的表情會無意識的掙扎,看在眼裡好難過。在協助遺體護理時,我在心裡對他說,「也許你會後悔沒有善盡照顧家庭及子女的責任,所以都沒有家人來陪你,現在病痛沒了,你就能化作天使,去保佑你所愛的家人。」

  雖然在臨床常常跟死神比賽,但其中我看到很多感傷但又感動的故事,有時候無法忍住自己的情緒,眼眶滿是淚水,不敢讓家屬看到我們在難過,因為這會使家屬更痛,所以總是默默逃離現場,將眼淚拭去。在當時我廿二歲的青春年代,就深深體會生、老、病、死,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開始及結束。

不管是醫院內部行政管理或參加人醫會義診,余心怡不斷學習、自我突破。圖為ISO 內部稽核。

不輪三班調門診 陪伴子女成長

  後來因為結婚,有了家庭及孩子,但輪三班如果上大、小夜班,就無法好好照顧家庭,導致孩子在成長期有一些狀況,為了兼顧孩子的教育,考慮不用輪三班的單位,當時遇到門診出現離職潮,我掙扎許久後去找主管討論,雖然薪資一定會有影響,但「有捨才有得」,我決定轉到門診工作。

  在門診一待轉眼也七年,這一路上跌跌撞撞,從一個每天做常規臨床工作,陪伴在病床的護理師,轉換成每天在門診面對不同科別的大醫王、形形色色的病人、跨團隊的合作等等,我從一個脾氣莽撞,只要意見不合就一言九「頂」(別人講一句話,我就頂嘴九句話)的人,如今磨去莽撞個性,晉升為門診主管,鼓勵著一起共事的同仁。

  謝謝一路來照顧我的護理夥伴古花妹(現為居護組督導)、王愛倫(現為居服督導員),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拉我一把,提醒我如何改進。記得花妹督導曾告訴我:「人生旅途總是會有很多挑戰,如果不願意去嘗試,不見得能有下一次的機會可以把握。」

關山慈濟醫院病房護理師群,左起:馬秀美、張玉潔副護理長、余心怡護理長、陳怡婷、余翊儷、金慧婷、孫美蘭。

與關山慈院一起成長 持續精進也傳承

  在醫院工作邁入第十四年,現在也不斷精進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時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新人,讓他們也能夠在這個大家庭找到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過程。非常感恩關山慈濟醫院給我機會去學習,讓我擁有跨領域的護理專業能力;在病房擔任護理師時,接受小組長,行政主管訓練;在門診時也從小組長、副護理長、到現在兼任病房的護理長,這樣的過程中,有很多有形無形的壓力,當然也曾因為工作的壓力喘不過氣,但謝謝張志芳院長、護理部督導陳香伶,給予我鼓勵及工作上的指導,讓我能慢慢拋開情緒去完成業務。雖然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要學習,要去磨合,但這就是職場,必須自我調整心態,讓自己充滿正向能量,才能帶領團隊往前邁進。

  關山慈濟醫院將滿二十年,感恩許多曾經來本院支援、服務的醫療人員或志工,謝謝您們願意付出一分心力在這家醫院,造福周邊的民眾,讓許多民眾不須舟車勞頓到臺東市或花蓮就醫,至少能讓這些有需要的患者先得到緩解。期望醫院能繼續帶領社區民眾,成為溫暖、關懷、便利、就醫的好所在。

余心怡 關山慈濟醫院門診暨病房護理長。

(撰文:關山慈濟醫院門診暨病房護理長 余心怡,攝影:謝自富)【本文由 人醫心傳 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