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預立醫療 自己作主

慈善新聞網/ 2020.04.16 00:02

  2015年12月1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並於2019年1月6日正式 施行,花蓮慈濟醫院於 2018 年 9 月加入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試辦醫院,隔年推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預約諮商門診的民眾約七成是女性,前來諮商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她們有親身照護長輩的經驗;長輩因中風或失智而長期臥床,不認得探訪的親人,失去了活著的感受;她們害怕以後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亦不想造成孩子們的困擾,所以傾向自主決定,萬一病況差到如此,一刻也不想再繼續接受餵食或持續使用維生醫療。

  但是其中也不乏對於五款臨床條件認識不清的民眾,誤以為連同意外發生的當下即會按照目前所填具之意願,立即撤除維生醫療或是立刻停止人工流體餵養,因此透過預約門診的醫師與醫療團隊提供詳細的解釋,說明對於知情(病情)、選擇(治療方式)與決定權(終止維生醫療/人工流體餵養),並舉例說明與解釋五款特定臨床條件 尚須經相關專科醫師臨床的判定,以及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疾病方才能依照選填的項目來施行,部分意願人經澄清才領會並非所有的疾病皆適用病主法,需五款臨床條件生效時方適用。

  猶記得一位年約八十多歲的婦人,由先生與雙胞胎女兒一塊陪同進診間,笑聲爽朗,語氣詼諧,臉上的皺紋隱約透露出人生閱歷的豐富。醫師詢問之下,婦人表示聽鄰居說有這樣的門診,拉著老先生說要一起來簽,也說自己有十位小孩,早年夫妻忙著做生意,孩子是老 大帶老二、老三這樣一個接一個拉拔長大的。

  小孩長大了,相對的,長輩也老了。婆婆中風臥病在床,起先是作為長媳的她自己照顧,但照顧了兩年,自己的身體也漸漸不行,腰也挺不直,其他家人也沒辦法接手,先生和弟弟們商量後送至安養中心照顧,「前後住了七、八年,大家花了不 少錢,每次去看她、叫她,都傻傻的不知道事情,不認識人,活成這樣不值得,以後也不要麻煩小孩…」

  社工詢問怎麼只有來二位小孩呢?婦人說其他的都在忙, 不然就是住太遠,派二位代表即可。護師詢問小孩們意見都一致嗎?女兒說:「才不可能呢,常常意見紛歧不一致,有時候吵翻天,今天媽媽說要來諮商門診都已經跟哥哥姊姊講過,我也錄影下來,待會傳上家族裡的LINE,是老媽自己說的喔,我們 就是見證就對了。」

  最後簽署文件時,婦人說:「要簽這麼多名,今日很像大明星!」 邊簽邊說邊笑,彷彿完成一件大事般開心,旁邊的人都被她愉悅的笑容與言語感染, 一同見證這樣的過程。 在安寧臨床實務多年來的照護經驗,我們深知自主及預立醫療的重要及可貴,每每看到末期病人與家屬為了吃不吃、怎麼吃有諸多爭議,另外還有氣切不氣切的考量,常出現家屬想徵求病人同意,但病人已無法表達,家屬陷入到底怎麼樣才是孝或不孝的困惑與無解…

  現今,有「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你我在生命最後的尊嚴, 每個人能自主表達想法,預先訂下自己的預立醫療決定,清楚告訴家人以及醫療團隊,有關於自己對於特定臨床條件的醫療照護的考量,不用將困難的抉擇留給親愛的家人。生命末期的醫療決策,掌握在自己手上;不只是安寧療護護理師,所有不同單位、 功能屬性護理師,也能將這樣的訊息傳遞給病人、家屬及自己的親朋好友。

(撰文╱張智容 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護理長)

【本文為「志為護理」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