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照明商店 mlb 文化幣

花蓮慈院心蓮病房 時間停格的寧靜與溫暖

慈善新聞網/ 2020.03.29 11:32

  我在急重症待了十幾年,一直對安寧這塊感到好奇,直到某次在機構中遇到安寧團隊的人訪視,看到他們不同於以往的專業,和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那種莫名的溫馨感,讓我毅然決然投入安寧這陌生的領域。

  還記得走進心蓮病房的第一天,被眼前的寧靜和暖意震驚,這裡的每個人都面帶微笑,讓人不禁有種回到家中的錯覺,看到學姊們面對病人時,不再是以往的急促,而是耐心地、靜靜地坐下來傾聽病人的煩惱,甚至連家屬的擔憂也一併擔起來消化、處理,尤其每當計畫要讓病人出院時,安寧團隊便會開始另一個規畫,一步一步的評估和考量,就像媽媽準備讓孩子上學,一定要弄到妥妥當當地才敢放手,然後還要不定時探訪、追蹤才能放心,這樣的落差是以前在急重症完全無法想像得到的。

  還記得剛來單位沒多久,就照顧到一個因嚴重頭頸部淋巴水腫,腫到連眼睛都睜不開的口腔癌患者,這個病人非常有個性,對於治療他始終是採積極的態度,所以當初要從病房轉來安寧前,共照學姊也花了很多時間溝通,剛轉來時他的臉上擺明寫著老大不願意的字樣,渾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場,但身為主責護理師,我怎麼能夠因為這樣就真的謝謝再聯絡。於是我鼓起勇氣,慢慢的和他解釋接下來的照護計畫,一步步地搭起護病橋梁。

  某天我在學姊的帶領下第一次使用淋巴按摩的技巧,就這樣在床邊待了一個多小時,成功讓這個病人再次張大眼並且清楚地看到了人事物,當時病人、家屬的感謝和喜悅,我永遠無法忘記。

  那次之後,他們對於護理人員便產生了莫大的信任和依賴,除了建立起良好的護病關係,也讓後面疾病發生變化、惡化甚至往生、告別式的過程,他們始終都是萬分的感謝;過程中,我也看到了孩子對病人的孝順,前妻和母親對病人的愛,還有兄弟間那真摯的關懷,家屬們都勇敢地從不捨到接受,最後再到放下。病人因愛而產生勇氣的心,還有那段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活著、珍惜著的日子,都是值得你、我,甚至是每個人省思和學習的。

  剛到安寧病房時,我確實因為常規或思維不同而有許多困惑和迷惘,甚至有時想打退堂鼓回到急重症那熟悉的舒適圈,但後來經過護理長、副護理長耐心的引導和傾聽,加上學姊們的鼓勵和適時的讚美,我開始試著讓自己放慢步調,透過照護末期病人時的每個情境,想著如果有天我面對生命末期一定也會希望有人理解、傾聽、關懷我的,於是每個情境都讓我有種昇華的感覺。不知不覺中,在心蓮病房上班的日子,我不再只是過去那個衝來衝去只負責做治療的護理師,而是更小心謹慎地提供照護、更穩重沉著的陪伴,只想成為病人和家屬心中那棵不會倒的大樹,好讓他們能夠安心地依靠,獲得真正的尊嚴和舒適。

  現在和家人朋友說起工作,我都會無比驕傲地說:「我在安寧病房。」因為在這裡我看到了以前課本上提到的「全人」照護,而且我做到了,因此我更加熱愛從事護理工作的自己,然後用這分熱愛延續我來到安寧的初心。

(撰文:陳俐琦 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護理師,照片:轉自志為護理)

【本文由 志為護理 授權刊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