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匯流書房】消除逃避心理 史丹佛教授教你找回專注力

匯流新聞網/胡 照鑫 2020.03.15 12:00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有感於生活充斥著愈來愈多導致分心的產品與誘因,人們愈來愈傾向於獲得即時的滿足,就連自己的親子關係也受到影響,史丹佛商學研究所以及哈索普拉特納設計學院教授尼爾.艾歐因此決定,要站在普羅大眾的立場,研究如何在吵嘈的生活中保有專注力。

尼爾.艾歐發現,阻斷外在誘因,像是許多人已經無法無視的手機通知,關閉其實只能治標,我們很快便會開始尋找其他的分心替代選項。唯有從內在誘因著手,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尼爾.艾歐分享4步驟,讓大家從分心到心無旁騖。首先是「認清分心源自擺脫不適感的心理欲望」。尼爾.艾歐說,人們的行為動機,10%源自追求享樂,90%源自逃離不適感覺。分心,往往是因為眼前任務讓我們產生棘手、無趣等負面感受,因而想要逃離。忽視內在因素,一味斷絕外在的分心誘因,正是我們反覆徒勞的主因。

第二個是「規劃時間做你想要做的事」。尼爾.艾歐認為,人們永遠都在為不適感尋求即時解藥,為這一股衝動規劃一段發洩時間。像打電玩這類被視為分心的行為,只要是在規劃的時間內進行,就不會打亂我們做真正重要的事。

在工作分身乏術之際,最珍貴的人事物經常受忽視,只能分配到殘餘時間,親密關係就是這麼被「餓死」的,把與珍視人事物的相處訂定成行事曆上的例行公事,就能免於憂心人際惡化,而專注在眼前的任務上。

第三是「檢視並排除多餘的外在誘因」。進行中的任務若是被外在誘因打斷,等再度回到正軌,就必須加速以彌補浪費掉的時間,壓力和挫折感於是產生。尼爾.艾歐提出一系列的實作法,幫助大家阻斷外部干擾。

最後是「運用3種協定,維持一貫的專注力」。尼爾.艾歐說,預先承諾,就像是用婚姻來避免不忠,用提撥退休金來預防又老又窮,是防止分心的最後一道堅強防線。預先承諾共有費力、代價、身分這3種協定,可以由內而外重塑不易分心的體質。

像是身分協定,就是預先改變自我認同的設定,專注就會像是素食者不吃肉、穆斯林不飲酒、猶太教徒不吃豬肉等一樣自然。從今天起,把自己定位成「心無旁騖者」,並透過固定儀式來強化自我認同。更多內容請參閱時報出版「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新聞照來源:Unsplash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