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呂紹嘉攜手女高音葛里戈里恩獻唱「尤金‧奧涅金」

民生@報/ 2020.01.03 17:44

【文/陳小凌】柴科夫斯基:《尤金‧奧涅金》歌劇選粹裡三個知名段落:塔替雅娜「寫信場景」(Tatiana's Letter Scene)、場景與奧涅金詠歎(Scene & Onegin's Aria)、終景二重唱(Final Duet)。「讓我毀滅吧!但我還想在眩目的希望裡,召喚渺茫的幸福。」1月5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由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指揮NSO攜手國際當紅女高音葛里戈里恩、男中音菲德里克松帶來經典歌劇選粹。同場也將演出「柴科夫斯基:第三號組曲」。

 

《愛在柴科夫斯基》音樂會。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柴科夫斯基第三號組曲創作於1884年四月至七月間,是柴科夫斯基四套組曲中篇幅最大也最為人所知者,不但展現柴氏細膩筆法,更從悲歌、憂傷圓舞曲、詼諧曲、變奏曲一路開展,流暢旋律始終美好迷人。

 

柴科夫斯基曾在寫給梅克夫人的信中提到,組曲的形式吸引著他,「或許是因為它不宥限於任何傳統、習慣或成規手法,給予作曲家自由。」完成後的第三號組曲、不論在主題素材的使用、甚至配器上,都展現出柴科夫斯基相當自由的想像。首樂章〈哀歌〉為歌唱性的小行板,兼具奏鳴曲式與輪旋曲式特色。第二樂章〈憂鬱的圓舞曲〉採e小調。第三樂章〈詼諧曲〉也以開場的對比音響貫穿,包括:木管快速的重複斷奏,對比絃樂的塔朗泰拉舞曲節奏。第四樂章〈主題與變奏〉長度遠超過其他樂章,亦是四樂章中最知名者,常被單獨演出。「主題」段落由第一小提琴帶出具有濃厚俄羅斯風味的主題,後續則展開十二段變奏,典雅又輝煌。

 

下半場與葛里戈里恩、菲德里克松攜手帶來柴科夫斯基:《尤金‧奧涅金》歌劇選粹。女高音葛里戈里恩生於維爾紐斯,2016年在國際歌劇大獎中贏得了年輕女性聲樂家大獎。頻繁於羅馬歌劇院、科隆歌劇院、漢堡國立歌劇院、維也納歌劇院等地登台。多次擔綱飾唱主角:瑪儂雷斯考、蝴蝶夫人、諾瑪,以及由克里斯多福.洛伊打造的新製作《盧薩卡》。2018年在薩爾茨堡音樂節演出史特勞斯歌劇《莎樂美》的女主角莎樂美,獲得評論家一致好評,更被德國權威歌劇雜誌《歌劇世界》評選為2019年度最佳歌者。

 

男中音菲德里克松是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成員。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斯德哥爾摩皇家歌劇院任職,飾唱過許多角色,包括:《塞維里亞的理髮師》費加 洛、《費加洛的婚禮》阿爾瑪維瓦伯爵、《波希米亞 人》馬切羅、《尤金.奧涅 金》主角、《遊唱詩人》盧納伯爵、《茶花女》傑蒙、《蝴蝶夫人》夏普勒斯、《假面舞會》雷納多,和《弄臣》中的男主角(2018 年)。

 

普希金於1830 年發表的敘述體韻文小說《尤金‧ 奧涅金》,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眾口競傳的名作。根據弟弟莫捷斯特的記載,柴科夫斯基將《尤金.奧涅金》創作為歌劇,係緣於一次飯局中知名次女高音拉夫羅芙絲卡雅的建議。由於普希金原著為大部份俄語讀者所熟悉,因此柴氏本人在設計劇本時,決定擷取大量普希金原文,以求呈現原文之美,成為了「詩意場景」。既然原著無人不曉,柴科夫斯基就挑選重要段落譜寫「抒情場景」,另闢蹊徑反而成就不同流俗的偉大歌劇。猶豫遲疑的貴族青年奧涅金與聰明多情的少女塔蒂雅娜,將在《愛在柴科夫斯基》選粹唱出他們的青春和惆悵、懊悔與心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