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莉婷/報導】校園青年創業起手資源 通通在這裡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U-start創新創業計畫」──臺灣第一個校園創業天使補助計畫──已成功孵化出九百六十一組青年新創團隊,協助他們完成創業夢想。
點石成金 「U-start計畫」新創團隊勇闖市場
今年,二十家「U-start創新創業計畫」新創團隊,在花博爭艷館「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中亮相。Meet Taipei是亞洲最大創新創業嘉年華,在「U-start創新創業主題專區」的每一個成功案例,可看到青年團隊是怎麼將天馬行空的星點創意,轉化成真正可行的創業構想。
例如「走走家具」把傢俱打造成兼具美感設計、簡易拆裝、方便運送的傢俱,更切入快閃店、展覽或辦公商用空間;擎壤科技掌握成功大學航太無人機實驗室的開發技術,打造國產自製農業噴灑用無人機,以人力三十倍的作業速度,解決農村缺工問題。合創生物資源從綠能生產及社會關懷角度出發,將魚鱗回收再創經濟價值,製成魚鱗珍珠,並進軍東南亞龐大市場。
青年創業往往成為時代潮流的推動,成功的創業產品就是產生了大眾需要,但還沒被創造出的產品;而要去預測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所以創業的年輕人,都是形塑未來世界的Maker,年輕人就該大膽創新,翻轉世界。
從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興起一股新興的創新創業風潮,各國政府都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新創事業。教育部青年署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提供校園創業支持網絡,鼓勵青年學生勇於創業、面對挑戰,趁年輕時完成夢想,也因而催生出「U-start創新創業計畫」。該計畫是臺灣第一個校園創業天使補助,結合學校育成資輔導資源,為青年提供創業實驗場域與第一桶金,點燃青年創業夢想。
創業門診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青年創業,首先常缺乏第一桶金。「U-start計畫」除在第一階段提供三十五萬元補助款,讓青年進行六個月的「創業構想驗證」,真正進入試驗場域,遇到創業挑戰,或需轉型調整時,計畫也提供「創業門診」、實地訪視及創業社群連結,有上百位專精業師,可為團隊「問診把脈」。
在創業門診中,一共分出三大類群與十科門診。例如「內部體檢類群」,可診斷財務規劃、商業模式、投資併購與專利智財。「外部行銷與資源類群」處理社群及品牌行銷經營、群眾募資、電子商務、新南向國家市場、政府及大學校院資源。若碰到疑難雜症,也可掛號「家醫科」,在「綜合諮詢類群」門診業師診斷,再分流「治病」。
進入「U-start計畫」第二階段的團隊,最高可獲得一百萬元補助,取得為期一年的「新創公司營運」資源。在創業的每個階段,育成團隊的專家學者都會亦步亦趨陪伴,進行實地訪視,給予創業團隊指導。密切的互動,也建立更多的對話,了解團隊營運現況。
對比過去畢業即就業的社會期待,現在對於創業這件事,學生接受度更高,甚至不少學生還沒畢業,就已開始在校園中創業。只要有好的點子、有夢想,其實創業真的不是夢。青年署「U-start計畫」即是鼓勵學子勇敢前進的力量,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很重要的學習,創業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整合的能力,要有點子,還要找到社會的痛點,還得要有勇氣,以及前瞻全球的眼光,創業從在地市場出發,更要放眼世界。
「U-start計畫」向青年學子招手
「U-start計畫」已邁入第十一個年頭,培育無數新創團隊成功走入市場。由於畢業的校友很多,青年署也成立了「U-start Club」,讓「U-start計畫」中的每一份子,變成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未來大家可以在上面資源共享,學長也可以知識傳承,好的創業典範可以互相交流。
「U-start計畫」也與時俱進做了升級。明(一○九)年起從一月開始受理提案申請,二月十五日截止收件,四月十五日公告補助名單,第二階段則從八月受理申請,申請類別也改為「製造技術類」、「文創教育類」、「創新服務類」、「社會企業類」。另推出「U-start原漾計畫」,協助原住民族青年運用原鄉部落傳統、文化、在地特色農作物及人脈,提出創業提案,鼓勵原青留鄉返鄉,開拓多元創新創業面貌。
年輕人創業不怕失敗,「U-start計畫」秉持「勇於挑戰、大膽創新」的初衷與精神,讓有志創業的年輕人,能夠踏出創業的第一步,勇敢追逐夢想。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