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音樂與繪畫結合的藝術-法國「巨人」藝術家布洛亞斯現身東華創作

中央社/ 2019.12.13 13:06

音樂與繪畫結合的藝術-法國「巨人」藝術家布洛亞斯現身東華創作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1213 13:06:17)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於12月10-11日邀請法國藝術家保羅‧布洛亞斯(Paul Bloas)及臺灣法國文化協會(Alliance Française) 主任布魯諾‧杜帕克(Bruno Duparc)前來東華大學。為促進國際藝術交流,10日首先安排以藝術作品講評為主題的座談會,讓藝術家及東華師生共同激盪出火花,探討創造力的來源和表現方式。11日布洛亞斯在藝術學院大樓工地旁的草坪進行大型繪畫現場即興創作,更安排激發藝術家靈感的音樂現場演奏。

1961年出生在法國工人家庭的布洛亞斯,走上畫家路時,並無父母支持。靠著每日勤練12小時的基本功及旺盛的鬥志並出國進修,得以成為特色鮮明的巨形人像畫派畫家。1980年時,以著名的作品《剪影(silhouettes)》在布列塔尼的城市布列斯特(Brest)開始發跡。他的作品最初是以白色輪廓描繪形體,並散布在這海港城市中的廢棄大型牆面。1990年宣布關閉的彭塔尼監獄,隔年也因布洛亞斯的藝術創作進駐,讓當地重生。自此在世界各地,留下3千多幅巨型人像畫作,每幅都由他落款「站立、水、大地」後,就地抄起泥土和水往作品砸過去,做為大功告成標示。

除巨幅創作外,不求恆久亦是布洛亞斯創作的另一大特色。與大部分藝術家的思維相左,與其讓藝術品與畫布可以永久留存,布洛亞斯更傾向「期限限定」的想法。所有巨型畫作會在黏貼於牆上後,隨著時間褪色、風化、破敗而漸漸消逝,即便仍會留下一絲痕跡,正如人生一般。

藝術學院劉惠芝院長表示,這些表面看來陽剛巨大的人像創作,其材質多半是易撕、性質脆弱的紙,將與建築物共生、共滅,反映出他的人生、世界及價值觀。思想與東方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彰顯對生命的參透,有著一份豁達與灑脫。

為讓2位法國朋友即時瞭解花蓮,由劉惠芝院長、藝設系洪莫愁、田名璋教授、花蓮市民代表蔡翼鍾、藝托邦藝文空間執行經理梁玄共同接待。抵達花蓮後前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藝文空間、特色商家及藝術家最感興趣的廢墟或廢棄角落踩街,讓2位法國人初識花蓮,並激發出對本地的藝術靈感。

訊息來源:國立東華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6620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