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臺文館把故事說到撐起一片天 打造最有文學態度的三把傘

大成報/杜忠聰 2019.12.11 22:14
新聞圖片【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當世事起伏如同「氣象」,改變成為唯一不變,撐開國立臺灣文學館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打造的系列傘款,至少,我們能以文學加持的優雅態度抵抗酷暑、驟雨及暴風。如同臺灣過去被不同政權統治,形成壓抑又複雜的歷史經驗,但透過文學,我們得以在多變的世界裡喘息。
「日常測候」系列傘共有三款,以臺文館藏品進行商品開發,並與在地雨傘製造商「富雨洋傘」攜手合作,透過轉譯故事發想創意設計,讓館藏品中的臺灣文學故事擴散溫度,陪伴大眾,豐富日常生活。2019年12月11日商品於臺南老爺酒店舉辦發表會,現場也邀請賴和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及夫人葛麗姝等藏品作家的家屬後代,一同與會。
「酷暑」21吋輕量抗UV折疊傘,由三毛「第一匹白馬(車牌)」發想,展現三毛抵抗現實酷暑的自由姿態。戒嚴時代,政治與社會環境受限,宛如高壓酷暑。三毛從呆板的教育與保守的社會中逃脫,離開臺灣流浪撒哈拉沙漠。她與丈夫荷西購買一台白色汽車,那是她的「第一匹白馬」,陪著她與丈夫穿越廣漠風沙。
「驟雨」25吋自動折疊傘,以賴和的漢詩〈別後寄錫烈芸兄〉設計,表達即使驟雨不斷依舊緩行向前的情懷。賴和生於乙未割臺前年的1894年,如驟雨般的年代中,古典漢文學面臨各種挑戰,「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依舊前行,以文學推動思想啟蒙。傘面透過他親筆字跡與文本中雨中別離的詩句,帶出略帶哀傷的古典情意。
「暴風」27吋自動傘,將蔡培火《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中不畏暴風吹襲,仍然屹立的臺灣魂,以白話字呈現。日治時期,社會的改變席捲臺灣人思維之際,蔡培火有感於文言漢文離民眾太遠,日文也非臺灣母語,因此以臺灣話言文一致的白話字撰寫社論。傘面上的臺灣圖案,出自此藏品的封面,並取白話字篇章標題切割重組。
臺文館長蘇碩斌表示,近日館方推出的文創商品,頗受矚目,年曆手札熱銷,目前已進入加印流程。「日常測候」系列傘將在12月25日於館內藝文商店正式上架、明年1月1日起,於全國富雨洋傘通路上市。期待「日常測候」傘款也能讓民眾有感,由日常出發,持續傳遞臺灣文學的故事。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體育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