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調整社會工作舊思維 伊甸辦研討會盼用創新方法解決社會問題

大成報/ 2019.11.28 15:43
新聞圖片【大成報記者袁慧心/桃園報導】
近年來,因人口結構變遷、就業型態改變、社區功能與社會整合也隨之調整,面對推陳出新的社會需求與更加複雜的環境背景,伊甸基金會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11/28-11/29日聯合舉辦「2019第三屆發展性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期透過「社區參與及自立生活」、「社區產業」、「就業與扶貧」、「社會企業」四個面向,啟動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之間的對話。

「2019第三屆發展性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共邀請了5個國家地區、26位專家學者,近200位國內外社會福利工作相關的產、官、學、研界代表與會,交流彼此經驗,與會貴賓包括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立法委員暨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副理事長吳玉琴,以及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李美珍等均蒞臨會場,期盼與各界共同探索更好的工作方法與合作模式,來應對現今的社會問題。

伊甸董事長成亮指出,伊甸從過往的服務經驗發現,身處社會經濟弱勢的個人、家庭或社區,面對急速的社會變遷,經常是受到影響最劇烈的一群。自2013年起,伊甸首創投入與發展性社會工作相關議題,並將此概念落實在伊甸多元化社會福利服務單位上,針對社工、就業輔導員、心理諮商師等相關人員開設工作坊及論壇課程。今年研討會上,伊甸也將分享社區家園服務如何融入社會創新概念,以及如何針對經濟弱勢戶提供的就業服務,藉此平台互相討論,讓社會福利與發展能逐漸取得平衡。

以伊甸台北市恩望人力發展中心的經濟弱勢戶就業服務為例,因經濟弱勢戶的服務對象十分多樣化,他們因為各種不同因素無法順利進入職場,因此除了基本的工作能力訓練,更重要的是如何協助他們排除各種就業時的阻礙,並針對各個需求提供支持。恩望發展中心主任王佩君分享,像是個案若為家庭照顧者,如何兼顧家庭才是工作選擇的重要因素,因此找尋資源、時間規劃就成了就業媒合上最重要的一環。

此外,除了職訓課程、模擬面試、工作媒合等就業服務,更在就業後提供財務規劃課程,讓他們開始規劃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與金錢;而這正是帶入「發展性社會工作」的觀念,透過組織的力量來協助、增加服務對象的能力,提升其優勢與資源,進而增進生活水準,這樣的服務方式,不僅僅是「找工作」,長久下來,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方。

伊甸除了期許自身在國內服務不斷以創新方式給予專業支持,在海外社區服務上,也希望以此概念投入資源及服務。伊甸國際發展處處長李力嘉分享,伊甸從3年前開始與專門收養弱勢孤兒的泰北蒙恩之家合作,與機構負責人熊恩友牧師、向婉姝師母一同整合資源,施行營養及學習照顧計畫,進而協助增強機構的能力與每位兒童的最佳發展。

去年7月,伊甸更帶入長榮大學社工系資源,帶領3位學生至蒙恩堂擔任志工服務,期間進行性平教育、情緒管理、牙齒保健等衛教課程;週末也會帶學生進行美勞社團、舞蹈或打擊等團體遊戲,不僅豐富院內兒童的假期生活,學生也體驗在不同文化下的社會工作實務,將所學在實務場域上成功銜接和融合。未來,伊甸也將因應蒙恩之家需求與現況,提供早療專業知識及資源,為其社區建立專業平台。

成亮表示,此研討會邁入第三屆,伊甸期待由原本的推展、應用走向創新,希望建構此國際交流平台,帶動社區、政府、民間企業、和學界跨領域多元思考,有助於社會創新的推展,用更好的方法去幫助社會工作者獲得更多能量,催化更深厚的社會影響。

(圖由伊甸基金會提供/伊甸基金會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11/28-11/29日聯合舉辦「2019第三屆發展性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期透過「社區參與及自立生活」、「社區產業」、「就業與扶貧」、「社會企業」四個面向,啟動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之間的對話。)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社會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