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有影】台日技術智慧共享 推展台灣小水力發電勢在必行

匯流新聞網/胡 照鑫 2019.11.15 12:25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張華安/台中報導

聚焦台灣再生能源解決新方案,由臺灣環境公義協會(TERA)主辦的第二屆小水力發電論壇,日前在台中圓滿落幕,今年特別的是邀請日本多位相關領域專家到場,分享成熟技術以及對台灣的看法。臺灣環境公義協會理事長洪正中表示,經過多次努力,順利與日本全國小水力利用推進協議會(J-WatER)搭起小水力發電技術交流平台,透過策略性的思考及規劃,將大幅縮短台灣小水力發電產業的學習曲線。

洪正中指出,台灣正在能源轉型的過程,2025年就要停止使用核能,同時再生能源比例要提升到20%,在急迫的時間壓力下,無法全部仰賴太陽能光電及風力發電,因為這兩種發電方式都存在間歇性問題,無法全日全時發電,小水力發電是最佳解決方案。

小水力發電基載能源特性 肩負再生能源關鍵角色

「小水力發電有基本負載的特性,只要有水流就能穩定發電,所以除了間歇性能源之外,一定要有基載性能源,穩定提供電力,小水力發電可以扮演這個關鍵重要角色。」洪正中認為,雖然協會成立才三年多,但是已經從環境角度切入做了很多事,包括舉辦空汙論壇、關注廢棄物再利用、生物多樣化等議題,後來發現「很多環保問題來自能源議題」。

洪正中說,大量使用石化燃料,進一步導致各項污染出現,只要不再使用石化燃料,環境自然就會恢復健康狀態,在這個理念下,才會積極配合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有六大項,除了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其他四項似乎被遺忘了,不應該浪費台灣豐富的天然資源,發展小水力發電勢在必行!」

「推動過程中覺悟,必須借用別人的力量跟經驗,土法煉鋼永遠趕不上世界腳步,所以才會到鄰近台灣、又有成功經驗的日本取經。」洪正中表示,近十年來日本小水力發電蓬勃發展,至少上千個點已經作為小水力發電場址,累積豐富經驗及資料,因此今年三月正式前往拜會日本全國小水力利用推進協議會,促成日本專家兩度前來台灣訪問交流。

今年舉辦的「台日小水力發電技術交流研討會」,正式邀請日方學者專家前來,向台灣產官學研各界分享經驗與技術。洪正中說,接下來有兩大重點會進行,首先是「人才培育及交流」,繼續促成兩地專家互相拜訪交流;其次是「資訊導入」,鎖定J-WatER出版的許多專書,還有年報中介紹的成功案例。

「日方豐富資料是極佳教科書,只要詳加研究找出脈絡,就能讓台灣有意投入的中小企業免走冤枉路,減少十年奮鬥。」洪正中希望在兩協會簽訂合作協議的三年內,除了透過技術交流平台通暢進行技術交流,還要把大量日本的技術手冊,相關規範內容轉譯成中文,提供給台灣業界,甚至開設訓練班,邀請專家傳授相關資訊,讓這個產業共同進步。

日方觀點:台灣需要先解決法律問題 小水力發電潛力可期

日本全國小水力利用推進協議會理事小林久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專訪時指出,台灣不管小水力或微水利發電,都需要達到一定規模才具有產業競爭力。雖然台灣相關法規已經逐漸修訂,但還是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小林久說,一旦法律問題解決之後,一兩年之後應該就能看到具體成果。

對於小水力發電在日本的發展歷程,小林久笑稱:「在日本只剩一群宅男小團體在推動。」由於再生能源中,大家比較注重太陽能等項目,水力發電已經逐漸被忘記,小林久表示,關注水力發電研究的專家因此聚集,催生出J-WatER這個全國組織。

J-WatER一開始倡議將1000kW以下的水力發電納入再生能源,努力前往不同組織提案說明後,三年內就把1000kW以下水力發電納入再生能源範圍內,接著與政府協議出電價收購計價方式。小林久建議,台灣不妨比照日本,在全國組織以外,各地區也要組織NGO民間團體,各自賦予任務,再統籌朝共同目標邁進。

日本全國小水力利用推進協議會理事後藤真宏接受專訪時也表示,一開始覺得有點不安,不知道能給台灣什麼建議,直到三月份台灣赴日參訪,針對再生能源議題進行討論,才了解雙方需求。

七月兩協會簽訂合作MOU,後藤真宏再度來台拜訪政府機構,同時參觀部分設備,認為小水力發電在台灣會有一定成果。「台灣對於水力發電的情報不夠多,包括農業、政府單位的整合很重要,是台灣接下來的目標。」

後藤真宏以J-WatER的經驗來看,認為台灣小水力發電需要有人出面統籌,才能有具體進度出現。具有農業專業的他來台參觀過水庫等設施,大方表示只要未來有需要,將會給台灣小水力發電產業更多建議。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借重日本技術及經驗 有效加速台灣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

【有影】小兵立大功!小水力發電將成為台灣第三大再生能源產業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