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攜手世界佛教大學 肩負全人類的共成理念

中央社/ 2019.11.08 18:31

​攜手世界佛教大學 肩負全人類的共成理念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91108 18:31:30)前鶴見大學木村清孝校長特別在今(8)日於「2019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進行壓軸的專題演講,以自身擔任鶴見大學校長,以及日本傳道協會會長經驗,深入淺出說明了佛教之人間化,以及佛教對世界之意義與價值。

木村清孝在擔任鶴見大學校長之際,教導學生懷感恩之心,綻放人性光芒,培養正直的人,並能找到真性,該校建校精神是不忘感謝,期許學生好好帶著佛陀智慧迎向生涯發展。現在同時也是日本傳道協會會長的他,以英文翻譯佛教聖典,並在各大學進行佛教講座,最近更開展新運動,以漫畫推廣佛教,積極傳播佛教和支持佛教之研究。

木村清孝表示,佛教系大學又稱宗學佛教,因為教團宗派特性,宗派壁壘分明,各自為政。但最近終於有佛教大學持開放態度共修,不過日本的佛教仍不是十分開放的,主要宗學研究則是對自家祖師之研究,在不批評宗族之框架下研究,和一般科學客觀性研究仍是有距離的。

日本社會對於社會欠缺觀心,因此在公立大學的學術研究也很重要,把佛教結合心理學、美術之研究,領域廣泛而深入。讓佛教呈現多樣性大學之特徵,但問題仍是意識不足,對社會事件之共同協作則是缺乏的。

而面對社會現代文明的發展,物質和精神比例失調,科技文明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讓人們失去了對社會的想像力,降低深入思考的能力,進行哲學性思考也逐漸退化。而現代科技知識量龐大,以及人們所追求的生活樂趣變成感官刺激的短暫快樂,在這樣的氛圍下,人們逐漸無法體會真正深層的喜悅,讓佛說的智慧修得變得越來越難。

因此面對社會的改面,木村清孝最後也提出所有佛教大學應重新思考如何與世界結合,負起對世界責任。期待所有佛教大學要在互相合作下,利用一切資源,向世界宣告佛教的智慧哲學,共創和諧淨土的共成理念。

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木村清孝教授所談和「『佛教大學治理』--以佛光大學為例」演講所述相互輝映,佛教要跨越佛教,佛教要教育人類成為真正的人,大學之間應多加合作,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佛教大學須呼籲減少科技負面的影響,省思我們可以為世界做些什麼,這就是論壇舉辦的用意,真的為世界貢獻些什麼。「我們不只是朋友,是夥伴」楊朝祥總校長希望大家共同合作,以佛教致力於對舉世人類的奉獻。

訊息來源:佛光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64029.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