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明 台東】
透過分散式無法更改儲存的方式,把農作物生產流程,環境及加工、物流等,鉅細靡遺地記載在網路,是區塊鏈平台最重要的功能,池上青農魏瑞廷,也透過紅外線照相機,拍攝田間動物活動情形上傳到區塊鏈平台,進一步運用大數據,作為區域種值的參考,未來也能作為農業保險的評估依據。
用黃豆醃製,經過太陽曝晒發酵,製成純手工醬油,已經有70年歷史的雲林醬油廠,是首間加入區塊鏈平台的醬油廠,詳實記載手製醬油的每個環節,甚至是溫度變化,要讓消費者看得見也心安。
新創公司創辦人 王俊凱:「你從培麴到你放到哪一個甕,最後是兩個甕,醬汁混在一起,然後它做出幾罐醬油,我們都把它放在這個溯源履歷上。」
無論農民或加工廠,也都可以向新創公司租用微氣候感測器,將生產環境的溫度、濕度等資料,透過網路上傳到雲端資料庫,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就可以一覽無遺,農民魏瑞廷還在田區,增設了紅外線照相裝置,隨時監控記錄上傳,田間動物活動情形,10公頃的友善耕種稻田,除了常見的紅冠水雞、花嘴鴨外,甚至有山羌出沒,他認為這些動物,就證明著田間的生態環境,遠超過標章能認證所能提供的資訊。
池上農民 魏瑞廷:「我就請這些動物來做第三方,因為你的農田如果沒有放藥,沒有放其它化學的東西,牠一定會一直來,這些資料可以怎麼用,今年如果來10隻,明年來20隻,這些我們可以自己做,有問題動物會告訴你有沒有問題。」
知本農民 呂宏文:「不只我掌控,連客戶都可以掌控,這信任感上面就會跳脫那種標章,它會跳脫標章,因為他(客戶)也參與我整個生產過程,其實他是間接參與的。」
而農民也指出,農政單位也可以藉此更科學的分辨,地區適合種植的品種,而非盲目的以價格來判斷。
池上農民 魏瑞廷:「我們把這些大數據蒐集完後,哪邊的稻米要種什麼品種,產量會比較好,而不是像我們現在,高雄139價格比較好,就統一種139,但是(池上)右邊的產量比較不好,米質也不好,所以混在一起會打壞我們池上米的品質。」
台東農改場場長 陳信言:「建立這資料以後,日後我們可以去用,這大數據來分析,比如說在生產的環節,是哪個階段可能有問題。」
合作的農民更多、更廣泛,也能建立龐大的資料數據庫,管理區塊鏈的新創公司,也能藉此發展新的獲利模式。
新創公司創辦人 王俊凱:「數據是最重要的資產,我覺得溯源最後我們是利用數據,來做些分析,比如說你是保險公司,你知道降雨的機率,或是颱風的機率等等,你就知道說,這邊的保費要怎樣去計算,比如池上是一個標準,在花蓮那邊又是另外一個標準。」
區塊鏈的興起造就了虛擬貨幣的狂熱,國際創投公司紛紛投資區塊鏈技術,而國內新創公司,從旅宿電商跨入農產食品,與農民、食品加工廠合作,透過區塊鏈重新鏈結與消費者的關係,而農政單位雖然也開始接觸這項技術,並嘗試推廣,然而目前國內仍只有少數農民運用,所能累積的資料不夠多,要能建構完整區域資料,勢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