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鋼 館長跳車 賤內

專訪/江世雄:南方澳斷橋「國家級警訊」

優傳媒/ 2019.10.06 07:13

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結構碩士江世雄,向本刊剖析南方澳斷橋原因。(圖/胡智凱拍攝)

 

優傳媒記者胡智凱/台北報導

今年10月1日,南方澳跨港大橋「轟」地一聲巨響,瞬間崩塌,直接壓中橋下3艘漁船,造成6條人命犧牲。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結構碩士江世雄接受《優傳媒》專訪,提出嚴重警告。他指出,這不能以單一事件眼光看待,制度的混亂與法令不足,是國家級警訊。

 

南方澳跨港大橋設計理念

 

江世雄表示,南方澳跨港大橋是一種「鋼拱橋」,當初為了要讓船隻通行,所以採用比較少見的「雙叉式單鋼拱橋」設計,讓整整140米的大橋「大跨度」無須橋墩。

他認為這座橋應該沒有設計上的問題,因為從完工到現在已經過了21年,「中間經歷這麼多次地震、颱風,如果設計有問題,早就垮了。」

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前照片。(圖/Geoway Lin@Flickr提供)

 

斷橋揭露:管理單位不具備結構專業

 

針對斷橋原因,江世雄指出,從現場影片來看,很明顯是因為鋼索斷了,進而導致整座橋都垮了。但究竟鋼索是怎麼斷的?他說必須要到現場鑑定才知道。

他舉例,如果是鋼索撐不住而拉斷,那麼鋼索會有「由粗變細」的拉扯痕跡;如果是接筍鬆脫,或是鋼索遭切斷,也都會有各種不同的跡象。

江世雄強調,本次斷橋其實反映出的真正問題,「是許多橋梁的管理單位不具備結構專業」。

他說,像這次斷橋的管理單位「港務公司」,似乎專業是在航運方面,而不是結構工程,但卻管理了17座大橋,裡面很多還是很特殊的橋。另外,宜蘭縣政府委託健行科大「目視檢測」,也沒有檢測到結構安全這一部份。

江世雄指出,像南方澳跨港大橋這種「鋼拱橋」,鋼索一定是定期檢測的重點,但「目視檢測」根本看不到結構問題,因為鋼索都被「套筒」(防護罩)包住,「你看南方澳跨港大橋斷掉後,橋面上那些一根一根紅色的的管子,就是套筒。」

江世雄說:「這一定要用儀器檢測,目視檢測是一定看不到裡面的鏽蝕狀況。」

對於這個問題,江世雄認為,所有公共工程不是有定期檢測就好,檢測的項目才是關鍵!但偏偏許多橋梁的管理單位不具備結構專業,因此就連日常維護、檢測的招標可能都不是很內行,檢測項目不足或是錯誤,令人憂心。

鋼索被「套筒」(紅圈處)包住,「目視檢測」根本看不到鋼索鏽蝕狀況。(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橋梁管理單位、檢測標準一團亂

 

根據立委葉宜津國會辦公室提供資料,全國一共有2萬9,811座橋梁,當中2萬1,526座分屬22個地方縣市政府管理,3,698座歸交通部公路總局管理,2,753座歸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管理,1,797座歸交通部鐵路局管理,20座歸高鐵公司管理,17座歸港務公司管理;而各個管理單位的檢測標準及管理品質都不一致。

例如107年10月交通部頒布《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只適用公路一般性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預力混凝土)結構及鋼結構橋梁。至於特殊的「斜張橋」、「脊背橋」或是本次斷裂的「鋼拱橋」等特殊結構橋梁,則根本沒有、也無法統一規範。

江世雄表示,檢測有分成幾個等級,初級就是每個月定期派人「巡查」,那種就用「目視檢測」就可以;但現在廣泛討論的,則是「定期檢測」,通常2年就要做一次,項目多達幾十項。

更重要的是,江世雄說:「特殊結構橋梁真的是每一座都不一樣,管理單位應該要根據每一座橋的型式、重點去安排不同的檢測項目。」絕對不能當作一般的橋梁,隨便用「目視檢測」了事,只看有沒有影響到觀感、欄杆、燈柱、伸縮縫這些,真正的結構安全都沒檢測到。

 

《土木工程法》在立法院一躺十幾年,當年提案和連署的立委,包括多位當今政壇重量級人物。(圖/擷取自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國家殺人!?《土木工程法》在立院一躺10年

 

本次斷橋事件透露出一個「國家級警訊」,不只是橋梁欠缺統一的規劃,甚至所有的公共工程、重大土木工程,都欠缺系統性的管理。

江世雄說:「土木工程需要一個『生命全週期』的管理,但現在大家都只注意規劃、設計、發包,然後施做完就『丟了』,以為這個工程是永遠不會壞掉,而忽略了往後40年、50年的營運跟維護。」

有立委提議規劃「橋梁局」,將全國的橋梁劃歸單一部門管轄。但江世雄說:「其實這樣不夠,因為像是一些高架道路,結構就類似橋梁,那到底要不要歸『橋梁局』管?還是公路總局?還是高速公路局?」

江世雄指出,其實早在10年前,結構技師公會、土木技師公會、建築師公會就有在推動《土木工程法》,將所有公共工程和重大土木工程都納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會)統一管理,不只是規定把完工圖說交付給中央留檔,也要求必須由專業公會實施定期檢查及維護。

江世雄表示,可惜政府機關「完全不支持」,始終把工程會當作幕僚單位,甚至連叫發包最多公共工程的交通部去擔任中央主管機關也沒去做,使得工程界人士推動《土木工程法》推了十幾年都沒過,結果現在很多工程完工後都欠缺管理,連圖說都沒有,更別提去做正確的檢測及補強。

江世雄因此呼籲,政府一定要正視工程完工後的營運與維護,盡早通過《土木工程法》,將所有公共工程及專業工程納入中央統一管理,並有法源編列預算執行定期保養,否則類似悲劇恐會一再上演。

熱門關鍵字:

焦點內容 政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