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的假性失智症都是憂鬱或焦慮情緒所引發的。(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社會高齡化,近年來國人已經越來越重視到失智症議題,不少人對於自己是否出現「專注力」與「記憶力」退化的現象,常常格外留心,但出現這些跡象真的就是失智症了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表示,自覺專注力或是記憶力退化的人,只有少數人真的落入了失智症的範疇,而其他大多數其實是假性失智症(Pseudo-dementia)。
什麼是假性失智症?醫師指出,假性失智症跟失智症都會有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例如記性變差、無法專心、反應遲鈍、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
但鄭勝允強調,失智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細胞的萎縮或壞死,屬於不可逆的變化,而假性失智症在改善了背後的成因之後,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是可以被逆轉、康復的。
鄭勝允指出,絕大部分的假性失智症都是憂鬱或焦慮情緒所引發的,一旦人煩心、緊張或遇到壓力時,大腦會需要分出一些腦力去試著克服這些情緒,自然而然,便無法處理需要腦筋全速運轉的事情,患者常常將這類情況形容為「腦霧」,思考沒有像以前那樣清晰,彷彿在十里霧中迷失了方向。
鄭勝允說,假性失智症主要困擾,是無法像以前一樣漂亮地完成工作,但對於一些簡單的事情,例如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這些患者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治療方面,首先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告訴自己這個病一定會好,專注力與記憶力一定能獲得改善,再來可尋求醫師的協助,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透過藥物以及非藥物的幫助解放自己的腦力,改善專注力與記憶力。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