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癌婦照顧瘓夫險送命 乳癌從小紅豆長到10公分 茂盛醫院助縮小為0.6公分

大成報/ 2019.09.21 17:20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一名56歲王女士因照顧癱瘓30年的丈夫而拖延就醫,2年之間右乳嚴重變形、皮膚長出癌塊,乳房硬塊也由小變大;經茂盛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黃啟瑜診斷發現,王女士已罹患3(B)期乳癌,不僅乳房腫塊已長10公分,癌細胞更拓散至腋下淋巴,情況相當危急。經採取化學治療把乳房癌塊縮小後、再開刀將右乳完全切除,腋下淋巴的癌細胞也一併清除;術後情況良好,右乳的癌細胞只剩0.6公分,腋下淋巴也無癌細胞。20日王女士以切膚之痛出面呼籲婦女要早期檢查、早期治療,希望她這樣的長照悲歌不再發生!

茂盛醫院透露,多年前,王女士從事水泥工的丈夫在工地從高處摔落,傷到頸椎而全身癱瘓,這一癱就是30年。那時,兒子只有6歲,王女士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洗澡、餵食都由她一個人擔下。同時,為了家計,原本是家庭主婦的她便在家當起在宅保姆;懂事的兒子看媽媽長年辛苦持家,後來高中就讀夜校、白天到工廠當學徒學焊接,幫忙賺錢養家。當時,還沒有長照資源可以申請,等到近年政府推出長照服務後,王女士的先生也不肯讓別人照顧,所以重擔還是全落在她身上。

2年多前,王女士開始覺得右乳有異,皮膚上先長出像小紅豆一樣的肉芽,裡面像有小硬塊。忙碌的她並沒有放在心上,但硬塊卻愈長愈大,甚至會流癑、乳房會痛、嚴重變形。眼看右乳快爛掉,一度讓王女士害怕到洗澡必須關燈。王女士不敢告訴任何人,抱著鴕鳥心態不敢面對自己可能得了乳癌的後果!直到去年丈夫過逝,她的病情也不能再拖,才暪著兒子與親友,獨自一人到茂盛醫院看乳房外科黃啟瑜醫師的門診。

經黃啟瑜診斷並做組織切片發現,無家族史的王女士,右乳的惡性腫瘤已長到近10公分(9.36x5.26cm),而且癌細胞更擴散到腋下淋巴達5公分(5.03x2.54cm),算是乳癌3(B)期;黃啟瑜因此建議先採取化學治療,將乳房癌塊縮小後,再開刀把王女士的右乳完全切除,並將已被癌細胞侵蝕的腋下淋巴也一併清除乾淨。

8月初,王女士進行右乳切除手術,術後情況良好,右乳的癌細胞縮至0.6公分,乳癌期別降為1(A);同時腋下留存的淋巴也完全查不出任何癌細胞。後續只要再進行12次標靶治療即完成所有的療程,之後再定期追蹤即可。加上王女士罹患的是HER 2陽性乳癌、且已轉移至淋巴,所以可向國健署申請標靶藥物,讓經濟不甚寬裕的她省下約130萬元的醫藥費。

而王女士回想年初時在黃啟瑜百般苦勸下,才把自己罹患乳癌的事告訴兒子,她說,兒子一聽到她得乳癌、大哭不已,因為爸爸才過逝不久,以為媽媽能輕鬆一點,卻又不幸罹癌。於是,兒子把工作辭了,專心在家照顧她、並陪伴就醫。

由於丈夫過往常進出醫院,不好的回憶就會湧上心頭,王女士因此不想去大醫院看病;再加上鴕鳥心態,所以一再拖延就醫時間。之後,她透過網路資訊找到茂盛醫院,「這裡沒有藥水味,是所不像醫院的醫院,看門診時就能立即做檢查,不用再跑第二趟慢慢等。」因此,當黃啟瑜判斷王女士罹患3期乳癌時,她內心雖然恐懼,但也不想再換其他醫院,就請黃醫師立即幫她治療。因王女士家中經濟不寬裕,院長李茂盛也慨然給予就醫優惠,以幫助社會弱勢。

能在最後關頭救回一命,讓王女士更珍惜現在和兒子相依為命的每一天!從鬼門關走一遭的她,經由這次生病的經驗,也開始會雞婆提醒周遭的女性親友要定期做乳癌篩檢。20日王女士回茂盛醫院公開呼籲「早期檢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黃啟瑜也特別準備致贈禮盒給王她,又特別拿出一束象徵「浴火重生」的火鶴花束贈送,讓這位歷經煎熬的患者又驚又喜。

黃啟瑜也強調,婦女朋友不要小看胸前的小紅疹,以為隨便塗抹藥膏就算了,因為那可能就是乳癌病變!乳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高達97.5%;若因鴕鳥心態,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

而茂盛醫院是全台第一家從乳癌篩檢到治療一條龍的地區醫院,從2018年4月起成立乳癌防治團隊,購買乳攝車投入社區巡檢活動;截至2019年8月為止,一年多以來,乳房攝影檢查總人數近4400人(含社區巡檢及門診),共篩檢出35人的乳癌患者。院方提醒,女人愛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做乳癌篩檢,才能常保健康又美麗。


熱門關鍵字:

美容醫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