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瘦子不會有三高問題啦、膽固醇太高改吃素就好了,台灣人關於高血脂,有些錯誤觀念真的要改!醫師強調,影響膽固醇的因素,飲食習慣只占3成,絕大多數是與遺傳基因、體質相關,民眾千萬不要再拿飲食、運動當擋箭牌。臨床就有女子因家族性高血脂,壞膽固醇飆近300mg/dL,才30歲就頸動脈狹窄。
收治病人的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莊文博表示,該名年輕女性飲食習慣一切正常,卻因為家族性的高血脂問題,從小到大,每一次的健檢,膽固醇數值都是紅字一片。
莊文博說,由於高血脂普遍沒症狀,女子亦一向不以為意,直到年齡接近30歲了,才想到該仔細檢查、保養一下,沒想到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指數已飆到250至300 mg/dL,且出現頸動脈狹窄、血管鈣化,提高心肌梗塞風險。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今(18)日舉辦衛教活動,就疾呼大眾「你知道你的膽固醇數值嗎?」提醒民眾都應清楚自己的膽固醇數值,且破除迷思,積極接受治療才能確保健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黃柏勳強調,膽固醇3成靠飲食、7成靠體質,自身細胞合成的內生性膽固醇才是控制壞膽固醇的關鍵,尤其,老人家更要避免有膽固醇是吃進去的錯誤觀念,以免什麼都不敢吃,反倒衍生出肌少症、免疫力低下等問題。
黃柏勳說,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而血脂異常升高是動脈血管硬化的主因,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而根據今年歐洲心臟學會最新發布的治療指引建議,壞膽固醇盡可能越低越好,其中有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先天家族性遺傳等高風險族群,應由100 mg/dL降至70 mg/dL,依照過去台灣平均落後歐洲數年腳步的經驗,國內應迎頭跟上新標準。
不少人誤以為只要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飲食清淡就能控制高血脂症,不需要用藥,莊文博強調,這種錯誤迷思一定要打破,因為高血脂症即使沒有症狀,仍需積極治療,尤其當無法控制壞膽固醇數值時,就需要藥物協助。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