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秘密》還很風行的時候,大家常常提到各種「心想事成」的故事,但也常被認為都是騙人的,怎麼可能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不過其實在心理學上,人的意志力是無窮的,如果我們可以開發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一步步達成目標、也不會偏移或走歪,不就是一種「心想事成」嗎?日本傳奇斜槓創業家永松茂久就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這樣思考」,就能心想事成的方法。
潛意識才是主宰一個人做決定的方式
永松茂久在《圖解 正向語言的力量》中,講了自己利用潛意識來整理思緒的經驗,雖然意識上可能沒辦法一直都很樂觀向上,但只要在意識清醒的時候「問對問題」,潛意識就會在睡夢中開發潛能,幫自己找到答案。所以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是很重要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永松茂久的故事吧。
「那個人叫什麼名字來著啊?我記得姓氏發音是『ma』開頭的……」
明明知道卻想不起來的人名,再怎麼絞盡腦汁就是想不到。可是,就在我們已經把整件事忘得一乾二淨之際,竟突如其來地想了起來。想必各位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換句話說,「意識」早已放棄思考的事,我們的「潛意識」還會不斷地找尋解答。
潛意識和顯意識不同,在找到答案之前,決不罷休。
舉例來說,您身邊是否也有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的人呢?
「為什麼我諸事不順?」
「為什麼父母完全不了解我?」
「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
這種口頭禪或思考模式,堪稱是自我毀滅式的質疑。
因為潛意識會很單純地不斷思索它們的答案。
這個機制,和谷歌等搜尋引擎很相似。
只要我們用「為什麼辦不到」來搜尋,谷歌就會傾全力查找,挖出「辦不到的理由」。反之,當我們用「該怎麼做才能辦到」來搜尋時,谷歌同樣會全力以赴,找出「辦得到」的方法。
不必操之過急,只要先搜尋,後面放著等結果就好
我們的大腦裡,據說每天會出現六至八萬次的各式字詞。換句話說,習慣使用負面言論的人,每天都要接受六到八萬次的煎熬、折磨。
那麼,這些老是習慣長吁短嘆的人、怨天尤人成癖的人,該怎麼辦才好呢?
就結論而言,這些人要改變他們對自己所提出的疑問。
例如像是把「為什麼我做什麼都失敗?」的念頭或說詞,改換成「我該怎麼做才會成功?」
只要這樣做,潛意識的搜尋內容就會改變。即使現在內心並不認同,只要先試著刻意調整這些質疑用詞,想法就會跟著改變。
就整段話所表達的涵義而言,上面這兩個質疑,表達的內容其實是一樣的。然而,對潛意識而言,它們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
如果我們問的是「我該怎麼做才會成功?」潛意識就會這樣想:「我能做什麼呢?好的,開始搜尋!」
前面也提過,潛意識在找到答案之前,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為我們找出「這個我應該也做得到」的辦法。
不過,有時就算搜尋,也不見得能馬上找到答案。碰到這種情況時,懂得不操之過急,才是關鍵。
當我們急著想找出答案時,往往容易出錯。因此,我們只要先搜尋,後面放著等結果就好。尤其在創作時,這個方法更是管用。
我的書名,向來都是利用潛意識想出來的。
我會做的,就只有先在搜尋欄輸入「解決人們煩惱的書,該叫什麼書名?」再按下Enter,就完成了;或是輸入「能讓人們心情釋懷的書,該叫什麼書名?」再按下Enter,就完成了。
接著,答案就會在我們洗澡、打瞌睡、放空看電視,甚至是作夢時出現。這時,我們要刻不容緩地抓住這個靈感,起身把內容記錄在手機裡,再睡回籠覺。
可惜當我們沒有靈感時,再怎麼想都不會有好答案。不過,潛意識會一直不受控地運作,為我們找出答案。
此時的關鍵,在於「不加以否定」。而我們只要相信「一定會有好答案」,剩下的就只要交給潛意識去運作即可。
用潛意識搜尋時,重點在於「搜尋方法」。我們要對自己下的指令是「該怎麼做才能辦到」,而不是「為什麼我辦不到」。
巧妙運用潛意識接收提問時的這個特性,就能幫助我們更趨近理想的自己。
—本文摘自三民書局出版《圖解 正向語言的力量》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夢到自己起床其實還在睡!醫師:代表常常睡不飽
情緒與癌有關!8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