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從出生就背負洗腎「定時炸彈」 全台洗腎人數逾2%全因這病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19.08.23 14:50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慢性腎臟病人超過32萬人,需要長期透析洗腎人數就有8萬多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其中「多囊腎」病患就約占了台灣洗腎病患的2.4%,以往沒有任何治療方式,只靠血壓控制及日常習慣來延緩進入洗腎的病程,而健保今年7月引進新藥新療法這才有了曙光。

俗稱「泡泡腎」或「多囊腎」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DPKD),是最常見遺傳性腎臟疾病,約每4百至1千個人中就有1人罹患此病,且有一半機率遺傳給下一代。

阿勝(化名)的父親就是一名多囊腎患者,眼看著父親一路歷經囊腫疼痛到透析治療,最後好不容易移植到新的腎臟,開始新生活,但自己在18歲那一年也沒能躲過這2分之1的遺傳機率,腎臟已開始出現囊腫,目前持續回診追蹤。

吳麥斯說,多囊腎初期沒有明顯徵狀,通常在2、30歲左右都不會感到不適,超過半數在邁入40歲後腎功能才開始急遽惡化,且隨著囊泡的不斷增生,腎功能持續衰退,最終恐導致腎臟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

多囊腎臨床最為常見的症狀,即是腎臟出現許多囊泡導致腎臟腫大,嚴重者甚至可自行觸摸到腫塊,並受壓迫造成腰部、腹部的痠痛、高血壓;泌尿道系統也常見血尿、蛋白尿、泌尿道感染、尿道結石等。

吳麥斯指出,目前健保給付可以延緩多囊腎進程的藥物,適用於慢性腎臟病第3期、18至50歲、腎絲球過濾率一年下降超過5 ml/min/1.73m的患者,期望未來在更多的臨床試驗後能放寬給付規定,讓更多患者受惠;他也提醒有多囊腎疾病病史者,應及早檢查追蹤,讓病情更有效控制,且在治療期間仍應特別注意,若有任何不適,都應即時和醫師討論,千萬不可輕忽。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